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顰作十首亦前人廣騷反騷之意內二十九首用舊題惟歲寒知松柏被褐懷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別命題或追錄少作并存于卷以訓童蒙之意 杏壇
夫子昔居地,流傳后代看。
竹藏壁中簡,杏落水邊壇。
流藻尤蘩盛,依槐免折殘。
一時雩舞樂,千古孔林寒。
漁父系舟聽,門人舍瑟嘆。
世多伐木者,吾道欲行難。
夫子昔居地,流傳后代看。
竹藏壁中簡,杏落水邊壇。
流藻尤蘩盛,依槐免折殘。
一時雩舞樂,千古孔林寒。
漁父系舟聽,門人舍瑟嘆。
世多伐木者,吾道欲行難。
這里是昔日孔子居住之地,流傳到后代供人觀覽。竹子掩藏著壁中的竹簡,杏花飄落于水邊的杏壇。文采辭藻特別繁盛,倚靠槐樹免遭折損摧殘。當年有舞雩之樂的歡暢,千古以來孔林透著寒意。漁父系舟聆聽,弟子放下瑟而感嘆。世間多有砍伐樹木之人,我的主張想要推行太難。
夫子:指孔子。
壁中簡:相傳漢武帝時,魯恭王拆孔子舊宅,得《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古文典籍。
流藻:指文采辭藻。
雩舞:古代求雨時舉行的伴有樂舞的祭祀儀式,孔子曾與弟子談及希望能在其中感受快樂。
孔林: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
伐木者:暗指破壞、阻礙正道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對孔子儒家思想不夠重視,詩人看到孔子昔日居地,聯想到孔子之道難以推行,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孔子居地為切入點,展現了孔子思想文化的傳承與現狀。主旨在于感慨孔子之道在現實中的困境。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厚重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繽紛飛雪暮,天月閬風過。映臺懸玉鏡,融沼溢金波。謝翰才抽賦,徐弦更入歌。若教乘訪棹,奚啻上銀河。
獰須健仆遞郵筒,叫喚何如此醉翁。學得無愁天子法,戰書雖急不開封。
古木少直枝,其下多曲影。豈不愛高陰,奈此性所秉。千重葉薈翳,誰愿憩日永。
西風一夜與晴期,紅日當天燒陸離。云似敗棋無著處,山如宿酒頓醒時。
曉月沈虛幔,閒情渺水涯。何因終夕寤,不夢滿城花。獨起聽微露,誰同度歲華。茫茫來日事,未忍便長嗟。
新堂筑幾年,奇石復巍然。座客樂時滿,架書經亂全。城陰籬落下,山色屋隅邊。相對已如夢,況憶十年前。
詩囊珍重冠周南,藥灶封題云氣函。自汴過陳皎倍五,舉杯邀月影還三。
同日種松今合抱,后來栽柳已參天。笑看軒外黃楊樹,我亦如君厄閏年。
賞心應向園林里,芳郊又經煙晚。彩結云流,星移物換,落葉西風交戰。柴門靜掩。覓畫棟雕梁,舊時飛燕。石徑蒼涼,謝公絲竹竟難辨。相傳金谷富麗,那知憑吊處,垣瓦零斷。綺閣塵生,清泉石亂,空惹詩情無限。古人不見。正紫菊香聞,木蘭花慢。望入長天,惟愁斜暉斂。
觸目驚猶故,逢茅伏自遮。扶行衣盡刺,衰削面如瓜。橋斷深宜厲,途昏曲恐差。斜風飄細雨,啼殺未棲鴉。
樛木不下垂,甘匏安所依。嗟君富無驕,乃與黔婁期。黃流在玉瓚,大德在蒲衣。佻佻彼公子,安知天爵為。今時方喪亂,群盜爭雄雌。授子以丹書,揣摩為帝師。神龍尚可醯,駿馬亦可羈。至人與天游,虛無誰能知。
淮南方好術,矯志棲云間。金鉼汲素綆,寶鼎合神丹。神丹資服食,白日生飛翰。永隨八公去,翱翔戲天端。志大術良疏,功成慮亦殫。連蜷叢桂樹,翩翩留空山。徒聞脫屣去,不見乘鸞還。
行到深深一翠微,人多畏虎閉山扉。我今最愛茲山住,虎跡多時人跡稀。
登陟山路熟,麋鹿亦相招。問奇頻索酒,與爾薄云霄。
閭閻伏臘薦蘭蘅,簾幕冠裳儼若生。座右墨池煙草淥,望中霄漢筆花明。留心民瘼多遺澤,使氣朝端得大名。自是宋賢門戶峻,救時卒枉用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