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又樂名父以先世橙齋公種菜圖冊見示敬和冊中原韻 六首選四
滄江一臥布衣尊,歷歷參旗近可捫。手把犁鋤長嘆息,江南芳草已無根。
東南學派四明尊,古鼎龍文未敢捫。誰補漁洋疏雋句,春潮艇子到籬根。
補衲庵荒曲徑斜,年年叢桂發新芽。楹書讀遍三千卷,別有農書教藝瓜。
秋夜題詩字半斜,故應斂手學畺芽。近臣蹤跡孤兒淚,默數歸期已及瓜。
滄江一臥布衣尊,歷歷參旗近可捫。手把犁鋤長嘆息,江南芳草已無根。
東南學派四明尊,古鼎龍文未敢捫。誰補漁洋疏雋句,春潮艇子到籬根。
補衲庵荒曲徑斜,年年叢桂發新芽。楹書讀遍三千卷,別有農書教藝瓜。
秋夜題詩字半斜,故應斂手學畺芽。近臣蹤跡孤兒淚,默數歸期已及瓜。
其一:在滄江邊隱居的布衣老者備受尊崇,清晰的參旗星仿佛伸手可觸。手持犁鋤長聲嘆息,江南的芳草已失去根基。其二:東南學術以四明學派為尊,古鼎上的龍紋不敢輕易觸摸。誰能補全漁洋疏朗雋永的詩句?春潮中的小艇已行至竹籬根前。其三:補衲庵荒涼而曲徑歪斜,年年叢桂都長出新的枝芽。家中藏書讀遍三千卷,另有農書傳授種瓜技藝。其四:秋夜題詩字跡半斜,本應收斂學習耕植的萌芽。近臣的蹤跡與孤兒的淚水,默默數著歸期已到瓜熟時節。
布衣:指平民,未做官的人。
參旗:星名,屬獵戶座,此處指夜空星象。
漁洋:指清代詩人王士禛(號漁洋山人),以詩風疏雋著稱。
楹書:指家中廳堂所藏之書,代指家傳典籍。
及瓜:典出《左傳》,指任期期滿,此處指歸期將至。
此詩為作者應吳又樂父親之邀,題詠其先世橙齋公《種菜圖冊》而作,屬和韻詩。創作背景或與清代江南地區重視耕讀傳統、文人雅集題畫的風氣相關,作者借圖冊抒發對前人生活方式與文化精神的追慕。
詩歌圍繞《種菜圖冊》展開,融合對先賢的追懷、耕讀傳統的推崇及個人情感的表達,既具畫面感又富文化深度,是清代題畫和韻詩的典型之作。
逃難也,逃到桂江西。獨秀峰前談藝術,七星巖下躲飛機,何日更東歸。
一本花敷二樣芳,試稽別譜異尋常。東籬夜結金銀氣,彭澤神游坤兌方。正色半隨霜露改,晚香渾似蝶蜂忙。蠟葩月朵爭輝潔,漁隱詩篇久播揚。
玄象中臺坼,皇家上相薨。大功銘玉鉉,密事在金縢。無復同魚水,空嗟失股肱。若言豐沛舊,陪葬近長陵。
春云控馬入華陽,千尺晴虹跨石梁。倘遇赤松歌夜月,知君十日醉玄霜。
攀柏千年黯自悲,九京心事向誰期。新題季予延陵墓,不數中郎許下碑。震澤濤聲寒雪涕,天山冢色卷云旗。江南倘有回鞍日,更與重披絕妙辭。
西門曉送舒晉陵,十里沖沖聞鑿冰。邑侯生長單父邑,彈琴化行咸服膺。民風莫訝北南異,身教始為今者稱。我歌侯聽意良苦,且住槽撥朱絲繩。田間困悴非一日,錐刀割剝動千層。孱民不殊罝里兔,猾吏卻如霜后鷹。豪強結托相表里,機變聚集誇才能。繭絲何曾宿杼軸?粟穗況欲棲溝塍。煌煌列宿在霄漢,扣首昊天呼不應。風聲俗習一至此,問侯何以寬凌兢?侯從胄監學古訓,仁義樓櫓身先登。雄談浪浪瀉河漢,偉度浩浩吞鹍鵬。力行以言拯頹俗,定奮其力支崩騰。坐令凋瘵復完實,豈但賢勞不次升?腐儒歌長侯勉聽,無肉如陵酒如澠。歌長意苦白日暮,忽見新月上漁罾。
碧色襕衫雪色須,山林城市跡何拘。標清自認身如鶴,步捷人疑舄是鳧。掛搭煙霞詩夾袋,浮游云水藥葫蘆。長生唇舌誇能事,不敢輕傳恐涉誣。
層空飛雪夜漫漫,獨倚危闌向曉看。縱使萬山同一色,不妨孤嶂出高寒。
悠揚春夢成幽興,冷落溪光照酒卮。天闊云浮遮不盡,浪平風過舞漣漪。
九衢驄馬乍停經,贏得都人掉臂行。事出不虞應有數,膚存兼愛豈無驚。少拚日月供衾枕,兼把琴尊養性情。高步天衢玄發在,直須宣力遍蒼生。
萬有造人藏巧招,世間何處不風濤。侵身病毒千般虐,奪命天災百樣遭。貪欲自私難遏止,種群宗教死爭鏖。斯神自握死生券,教汝無能慢慢熬。
二十年來憶舊歡,相逢斗酒醉長安。尊前華發流光易,陌上驪歌別路難。江月遙分鳷鵲觀,宮云不散鵔鸃冠。到來綿蕞開王會,劍佩聲中擁漢官。
大野連山沙作堆,白沙平處見樓臺。行人禁地避芳草,盡向曲闌斜路來。
慈親堂上笑開顏,畫舫歸來落照間。一劄分疏投柏府,諸郎迎候出林關。風塵涉世情當適,鷗鳥忘機意自閒。開歲元宵無幾日,入城好約看燈山。
揚州春色誇前古,百尺危樓瞰江渚。翠輦曾聞此地過,司花來夢矜歌舞。夢殘花落掩春衫,無復官河漾錦帆。江上月來空自照,臨風誰唱望江南。瓊花幻作太康女,霓裳一曲空中舉。憐春惜玉有林君,首掛玉釵心自許。從君呼酒醉瓊瑤,春風無力海棠嬌。十二巫山云雨度,三千閬苑鶴笙調。三千十二誰不羨,過眼韶光急于箭。勸君對酒且盡歡,勸君莫負如花面。君不見隋堤日暮飛楊花,堤前垂柳空啼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