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軒即事
楊柳又依依,他鄉筍正肥。
午晴花競發,春暖燕爭歸。
樂事天涯遍,知心海內稀。
不妨時展卷,此處有真機。
楊柳又依依,他鄉筍正肥。
午晴花競發,春暖燕爭歸。
樂事天涯遍,知心海內稀。
不妨時展卷,此處有真機。
楊柳又呈現出輕柔的姿態,他鄉的竹筍正長得肥美。正午晴好,花兒競相開放;春日溫暖,燕子爭相飛回。歡樂的事情遍布天涯,知心的朋友卻海內稀少。不妨時常翻開書卷,這里自有真正的道理。
依依:形容楊柳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筍正肥:竹筍長得肥美鮮嫩。
競發:競相開放。
爭歸:爭相飛回。
海內稀:天下稀少。
展卷:打開書卷。
真機:真正的道理或真諦。
此詩為詩人于水軒(水邊小閣)中即興所作。結合‘他鄉’‘天涯’等詞推測,創作時詩人或客居異地。春日萬物萌發的景象觸發其對自然之趣的感知,亦引發對人生際遇的思考,故寫下此即景抒情之作。
全詩以春日即景為引,由景入情再升華至理,既描繪了鮮活的自然春景,又抒發了客居時‘樂事多而知音少’的復雜心緒,最終通過‘展卷’尋得精神真諦,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微處的體悟與超然的人生態度,語言明快而意蘊悠長。
蹀躞紫騮馬,照耀白銀鞍。直去黃龍外,斜趨玄菟端。垂鞬還細柳,楊塵歸上蘭。紅臉桃花色,客別重羞看。
絳桃枝上雨初晴,相喚相呼更有情。上林千樹花如錦,好向朝陽雜鳳聲。
秋水高數尋,石壁落千丈。時有蕩舟人,閒來坐天上。
嘗時對月每思僧,君是僧家老惠能。破衲補成花褐暖,芒鞋踏遍碧峰層。彌天鸞鶴從棲樹,大地琉璃不用燈。驢背好詩今有幾,嘯聲還記虎溪曾。
重謁蘇臺感素秋,江山不改昔年游。蕭蕭貝葉連青嶂,漠漠楊花漾碧流。紺宇祇應留古跡,瓊枝空自老丹邱。不勝仰止高山意,赤壁金蓮思未休。
希夷本無象,廣漠難具論。孰知玄子名,強曰眾妙門。至人守無為,目擊道乃存。精神應龍健,變化迎鵬摶。四氣歸橐籥,三花洞天根。逍遙大塊中,豈在登昆崙。
苦樂年來只自知,舞文弄墨最難醫。生平不擅涂脂粉,慣遣真情入小詩。
白云丹室好修真,云與仙家本自親。無意從龍施黑雨,有時騎鶴上青旻。只燒鼎內千年藥,不著人間半點塵。何日相尋參寶訣,碧桃花下醉長春。
懶椿一樹與松長,麗蕊秋掀紅翠香。愛爾未知誰更懶,松間好看臥云房。
占香名梵苑,住托凈心根。家住魚千里,斷橋流水村。
客語上方勝,藤蘿手自攀。歸云初半塔,過雨忽分山。晻冉開青鏡,參差列翠鬟。苔衣沾步屧,柏子落禪關。自喜長年慢,猶慚老宿閒。鳥還應已暮,未肯下人間。
我家還分有園池,正愿春遲春又歸。風掃花枝猶隱約,日烘云影漸熹微。客來但欲拚同醉,事往何須嘆昨非。自念生平魚鳥性,又思川泳與云飛。
碑,傲立蒼天真神威。清明日,落在鮮花堆。碑,迎送傾盆淚雨飛。英靈在,來年更光輝。碑,刺破青天更雄偉。千萬載,年年春風吹。
行尋詰屈躡崎嶇,已謝鄰翁果下駒。北走松楸無數里,杖藜筋力尚枝梧。
菲材如我合無成,敢向蒼蒼訴不平。生世危灘經九節,傳家破硯等連城。瓦全已是邀天幸,鋒鈍何堪與世爭。解得古人消遣法,甘心澹泊了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