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二首 其二
難與拘儒論,無方即大方。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難與拘儒論,無方即大方。
洞然皆我闥,隅竟在何鄉。
惠說猶為寡,聃書不可量。
莫知崖內外,烏睹道藩傍。
血戰蠻爭角,狂行士望洋。
區區膠小見,肝膽畫封疆。
難以與拘泥舊說的儒生討論,沒有固定形式才是最根本的大道。透徹明白萬物皆為我的門徑,所謂角落究竟存在于何方?惠施的學說尚且顯得淺陋,老子的《道德經》則不可限量。無人能知大道邊際內外,又怎會看到道的邊界?像蠻夷爭斗般血腥角力,狂傲之士頓覺自己渺小。拘泥于淺薄見識,竟如劃分疆界般限定了本心。
拘儒:拘泥于舊說、不知變通的儒生。
大方:指最根本的大道,與《莊子·秋水》中“大方之家”同義。
闥(tà):門,此處引申為路徑、門徑。
隅(yú):角落,代指局限的認知。
惠說:指戰國名家惠施的學說,以善辯著稱,但《莊子》認為其“舛駁,其言也不中”。
聃(dān)書:指老子(李聃)的《道德經》,道家經典,主張“大道無形”。
崖:邊際、界限。
烏睹:哪里看得到。烏,疑問詞,相當于“何”。
血戰蠻爭角:形容如未開化部族般血腥爭斗,比喻拘泥小見的短視之舉。
膠小見:拘泥于淺薄的見識。膠,黏著、固執。
此詩或為作者針對宋代學術中拘泥舊說、門戶之爭的現象而作。宋代理學興起,學者常因學派分歧爭執,作者借道家“大道無形”思想,呼吁超越具體形式與局限認知,回歸更廣闊的精神境界。
全詩以“大方”為核心,批判拘泥小見與無謂爭斗,主張以超越形跡的視野領悟大道。語言簡練而哲理深厚,體現了宋代文人融合儒道、追求思想突破的學術特點。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 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
紫壇云霧切三臺,玉趾將臨畫鼓催。 列炬照天馳道遠,佩聲遙自半空來。
鴛鴦瓦上瞥然聲,晝寢宮娥夢里驚。 元是我王金彈子,海棠花下打流鶯。
樓據湖山背。倚高寒、塵飛不到,越山相對。老月騰輝群動息,獨坐清分沆瀣。更滿聽、潮聲澎湃。醉里詩成神鬼泣,景蒼涼、又在新詩外。渾忘卻、功名債。憑誰妙筆能圖繪。羨中郎、前身摩詰,宛然心會。拈出清宵無限意;半幅溪藤光怪。方信有、人間仙界。云淡天低奇絕處,笑僧殊、未識丹青在。留此軸,夸千載。
棠陰蕭爽訟詞稀,乘暇齋莊一陟危。 云漢昭回神圣畫,珠璣晃燿古今詩。 清談習習風聲起,薄噀霏霏雨腳垂。 它日玉堂夸勝踐。畫圖應展淡山奇。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被發何時下大荒,河山舉目共凄涼。 客來古寺談秋雨,天為幽人駐夕陽。 去國屈原終幸直,無家李白只佯狂。 百年多少憑高淚,每到西風灑幾行。
問從來誰是英雄?一個農夫,一個漁翁。晦跡南陽,棲身東海,一舉成功。八陣圖名成臥龍,六韜書功在飛熊。霸業成空,遺恨無窮。蜀道寒云,渭水秋風。
江上煙艇閑,雨蓑干,漁翁醉醒江上晚。啼鳥關關,流水潺潺,樂似富春山。數聲柔櫓江灣,一鉤香餌波寒。回頭貪兔魄,失意放漁竿;看,流下蓼花灘。
低枝亞實。望翠陰護曉,幽夢難覓。凄楚霓裳,瓊闕瑤臺,經年暗鎖清逸。春風似怪重門掩,未許入、玉堂吟筆。想壽陽,卻厭新妝,倦抹粉花宮額。 還記孤山舊路,未應便負了,波冷蟾白。莫寄相思,惟有寒煙,伴我騷人間寂。東君須自憐疏影,又何待、山前雪積。好試敲、羯鼓聲催,與約鼎羹消息。
江東列郡領丹陽,鼎足三分此一方。 總為石頭成虎踞,不知巫峽下龍驤。 云生寢廟千秋綍,月照籬門幾夜長。 年少風流能顧曲,行人猶自說孫郎。 一從荊棘嘆銅駝,五馬為龍世所歌。 晉室山河遺略盡,雒中人物過江多。 楊花寂寂新宮出,燕子依依舊宅過。 欲向登臨感陳跡,至今天闕尚嵯峨。 鐘阜霜飚館已傾,至今哀壑起秋聲。 針樓銀漢含情語,畫屟金蓮逐步生。 日落盧龍迷古戍,天寒白馬走空城。 不堪重理玄暉詠,極目澄江似練平。 齊云宮觀景陽樓,盡入隋家作蔣州。 下若溪寒明月夜,后庭花落隔江秋。 疏鐘夢斷猶疑響,紅淚看余獨不流。 何事高情江仆射,攝山泉石恣淹留。
楓葉濃於染。秋正老、江上征衫寒淺。又是秦鴻過,霽煙外,寫出離愁幾點。年來歲去,朝生暮落,人似吳潮展轉。怕聽陽關曲,奈短笛喚起,天涯清遠。 雙屐行春,扁舟嘯晚。憶昔鷗湖鶯苑。鶴帳梅花屋,霜月後、記把山扉牢掩。惆悵明朝何處,故人相望,但碧云半斂。定蘇堤、重來時候,芳草如翦。
故人知健否,又過了、一番秋。記十載心期,蒼苔茅屋,杜若芳洲。天遙夢飛不到,但滔滔、歲月水東流。南浦春波舊別,西山暮雨新愁。 吳鉤。光透黑貂裘。客思晚悠悠。更何處相逢,殘更聽雁,落日呼鷗。滄江白云無數,約他年、攜物上扁舟。鴉陣不知人意,黃昏飛向城頭。
樓橫北固,盡日厭厭雨。欸乃數聲歌,但渺漠、江山煙樹。寂寥風物,三五過元宵,尋柳眼,覓花英,春色知何處。落梅嗚咽,吹徹江城暮。脈脈數飛鴻,杳歸期、東風凝佇。長安不見,烽起夕陽間,魂欲斷、酒初醒,獨下危梯去。
八陣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馬法俱亡。 后來識得常山勢,縱有桓溫恐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