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紫泥飛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觀。
北省諫書藏舊草,
偏是此生棲息者,滿衣零淚一時干。
紫泥飛詔下金鑾,列象分明世仰觀。
北省諫書藏舊草,
偏是此生棲息者,滿衣零淚一時干。
帝王的詔書如紫泥封緘從金鑾殿飛下,那排列的天象清晰分明為世人所仰望。北省留存著舊日諫書的草稿,偏偏是這一生在此棲息之人,滿衣的淚水瞬間干涸。
紫泥飛詔:指帝王的詔書。紫泥,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用紫泥。金鑾:金鑾殿,皇宮中宮殿名。
列象:指天象。
北省:唐代指中書省。諫書:諫諍的奏章。舊草:舊日的草稿。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可能是在朝廷有一定政治活動時,秦煉師選擇歸岑公山,詩人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存在政治上的一些情況,詩人可能經歷過諫言之事,而秦煉師的歸隱引發了他的思考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圍繞秦煉師歸山,通過對詔書、天象、諫書等的描述,展現出復雜的情感和對人生選擇的思考。其特點在于將宮廷元素與歸隱之事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政治與歸隱的一種態度。
雙鬢但將蝴蝶賽。
露花油好嫌香大。
吳閶學得牡丹頭,
釵不戴。
珠不愛。
只有一枝蘭作態。
種花不盈藩,種槿常滿園。結發為夫婦,中道相棄捐。
今為陌路塵,昔為比翼鳥。鳥飛東西去,芳華不自保。
盈盈白玉片,落落長松枝。松枝附女蘿,白玉生瑕疵。
春風透綺疏,纖帷鑒明月。獨坐彈鳴琴,曲哀弦易絕。
晨興汲井水,當窗理素絲。素絲結易解,君心諒難移。
白頭誓偕老,理無乖隔萌。眾女善謠諑,情愛一時傾。
妾身如舜華,君心若流水。流水去不返,舜華亦徒爾。
浮云起西北,遙望涕汎瀾。思君君不知,賤妾當何言。
山色輕于茜,溪光碧若羅。誰家水榭瞰清波。試問嚴陵風景,較此果如何。
遠水田千罫,平橋雨一蓑。幾株春樹綠婆娑。記得富春江上畫船過。記得畫船窗里弦索,玉人歌。
雙星渡河月西沒,
悲參怨商愁夜獨。
霄闌箕斗自低昂,
心憐情恨看七襄。
人生失意無賤貴,
寒機織婦鴛鴦思,
金屏玉瑟宮娥淚。
茅檐細雨濕炊煙,江路清寒欲雪天。不愛相公金絡馬,羨他亭長白篷船。
雪云無際暗長空,小市孤村禹廟東。一段荒寒端可畫,白篷籠底白頭翁。
望有經綸釣
虔收宰相刀
江文駕風遠
云貌接天高
國待球琳器
家藏虎豹韜
盡將千載寶
埋入五原蒿
青峰插天隅,
淡月如可吸。
江流疑有聲,
孤舟舞蓑笠。
新樹蘭蕙葩,雜用杜蘅草。
終朝采其華,日暮不盈抱。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馨香易銷歇,繁華會枯槁。
悵望欲何言,臨風送懷抱。
南山起寒霧,
雨氣蓊林木。
但覺白漫漫,
不見山下屋。
須臾逼昏黑,
疏鐘度幽谷。
寺冷西湖秋,
齋房媚幽獨。
層臺吐曙鮮,大星沒城頭。理帶愉晴皋,攬思惓湖樓。枻響夢乍離,孤花照深愁。晻曖兵氣蘇,墟墓散羊牛。波光自含蓄,遙情蕩未收。簫鼓戀天風,清歌遞繁憂。離離尋墜歡,依依怨川流。委化怡春情,此意長悠悠。
橋跨平湖一境開,
群鷗欲下正徘徊。
蕭蕭蘆葦層冰上,
猶有樵人踏雪來。
記得羅浮入夢時
遺芳不減舊豐姿
今朝童子推窗看
報道西風雪滿枝
臨秋一曲放歌行,
笑傲乾坤過此生。
老去逢人那按劍,
狂來杯飲不須鐺。
風云忝逐群龍化,
文采曾令一座傾。
醉后題詩三百首,
九京欲起大蘇評。
虎投止三跳,氣暴志匪深。
人皆望而畏,所宅在崎嵚。
時乎出山谷,爪利牙齒森。
豈無勉有力,激烈盡殺心。
我聞亦一快,細思又沈吟。
就然射石者,未必能生擒。
樹隱平橋合,花藏曲塢幽。
昔賢留有詠,茲地成千秋。
桂棹芙蓉渚,菱歌杜若洲。
南池風物好,春日羨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