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余慈柏徐秋雪湯點山游韜光
老衲石林跡,
詩禪直到今。
亂泉雙澗落,
修竹四山陰。
出世消塵劫,
頻過長道心。
同儕多勝概,
吾獨悵幽襟。
老衲石林跡,
詩禪直到今。
亂泉雙澗落,
修竹四山陰。
出世消塵劫,
頻過長道心。
同儕多勝概,
吾獨悵幽襟。
老和尚在石林留下的蹤跡,詩與禪的交融延續(xù)至今。亂泉從兩條山澗奔涌而下,修長的竹林籠罩著四面山的陰涼。出世之心能消解塵世劫難,多次來訪更堅定了向道之心。一同游覽的同伴多有快意,我卻獨自悵惘于幽遠的情懷。
老衲:老和尚的自稱,此處指韜光寺中的高僧。
詩禪:詩歌與禪理的融合,體現(xiàn)以詩喻禪的創(chuàng)作特點。
雙澗:兩條山澗,指韜光寺附近的溪流。
修竹:修長的竹子。
塵劫:佛教用語,指塵世的劫難或漫長歲月。
道心:求道向佛之心。
同儕(chái):同伴,此處指一同游覽的余慈柏等人。
勝概:美好的景象或暢快的感受。
幽襟:幽遠的胸懷或悵惘的心境。
韜光寺為杭州靈隱山名剎,以禪意與山水聞名。詩人與友人同游時,觸景生情,結合對寺中高僧蹤跡的追懷,以及游覽時的自然感悟,寫下此詩,反映清代文人游覽名寺時融合詩、禪的創(chuàng)作傾向。
全詩以游韜光寺為線索,前半描繪寺周清幽之景與禪意傳承,后半由景及心,通過同伴的快意與自身的悵惘對比,展現(xiàn)對禪境的深刻思考與復雜心境,是一首融合山水、禪理與個人情感的游覽詩。
謫居歲云暮,晨起廚無煙。賴有可愛日,懸在南榮邊。高舂已數(shù)丈,和暖如春天。門臨商于路,有客憩檐前。老翁與病嫗,頭鬢皆皤然。呱呱三兒泣,煢煢一夫鰥。道糧無斗粟,路費無百錢。聚頭未有食,顏色頗饑寒。試問何許人,答云家長安。去年關輔旱,逐熟入穰川。婦死埋異鄉(xiāng),客貧思故園。故園雖孔邇,秦嶺隔藍關。山深號六里,路峻名七盤。襁負且乞丐,凍餒復險艱。唯愁大雨雪,僵死山谷間。我聞斯人語,倚戶獨長嘆。爾為流亡客,我為冗散官。左宦無俸祿,奉親乏甘鮮。因思筮仕來,倏忽過十年。峨冠蠹黔首,旅進長素餐。文翰皆徒爾,放逐固宜然。家貧與親老,睹翁聊自寬。
廿年作伴似相知,積霰層冰花滿枝。何事一朝攀折盡,暗香疏影系人思。
白簡難言往日,黃泥尚記當年。麥場深夜共涼天,班排嚴禁制,恨不學蘇仙。伐鼓喧聲乍息,歸來愧作閒員。傳經(jīng)教語并為緣,帳前桃李滿,應嘆著鞭先。
弱齡厭喧囂,雅志尚玄默。胡為中年來,奔走倦形役。一自服官箴,出入不遑息。雞鳴走風雨,旅食困朝夕。山中有高人,端居縳禪寂。?觀萬物表,幽情寓泉石。道機既云熟,真源諒應滌。不為塵鞅羈,但恐坐詩癖。話別華川湄,寒暑忽屢易。觀想三生緣,寧念紅塵客。
渺渺西湖映綠袍,相攜臨水試連鰲。已教潁上居風下,未許杭州索價高。波接玉河通御氣,云流銀浦見秋毫。芙蓉萬頃皆蒙澤,不信東風在杏桃。
楊花拋銀春滿盆,乳?擊湯蘭氣溫。沐珠澡璧試新晬,翠羽掩風數(shù)?門。?毹暖坐麒麟玉,阿婆綺語高堂祝。綠弓彤管看探時,一掘笑聲愚智卜。君不見九齡九鶴夢先知,天自降生天自奇。
山泉清且甘,漱之冷侵骨。拂苔坐石上,松風更蕭瑟。悠悠行空云,何心自出沒。六鑿忽玲瓏,吾計良未失。
石理庚庚有至文,江濤鼓浪忽蒸云。鬼神不露雕鏤巧,那得陰陽一線分?
秋風肅萬物,百蟲競號鳴。蟪蛄最可憐,切切悲其生。屣履步庭除,素月圓且明。玩之不可掇,渺焉忽西傾。回身掩房闥,愴恍煩慮盈。太息以終宵,展轉難為情。
河南橋下舊英雄,半百年華一夢中。五夜忽聞呼啟啟,九原堪恨去匆匆。孤鸞吊影菱花掩,怨鶴無聲蕙帳空。斧鉞朱殷今日事,埋香有地不如公。
渺茫自放寄虛舟,蕩水搖煙日月悠。目接川巒生暢快,心無滯礙向清幽。忘名應許從疏懶,知足誠能解百憂。襪線微才天早定,何須凡事問因由。
種蘭雜荊棘,棘長傷蘭根。結交或匪良,中道生謗言。所以明哲士,慎之非一門。美玉累卞和,明珠誣馬援。終焉各有辨,暫屈寧為冤?
黃昏簾幕雨纖纖,一段凄涼到枕邊。冉冉光陰留不住,悽悽情思苦難傳。潘安有興因他遣,宋玉多愁為此牽。爭似無心隨化盡,數(shù)杯閒臥釣魚船。
任是東風別有情,秋容寂寞轉傾城。夜來飛落瓊臺雪,一片紅妝傅粉成。
元宵真是可憐宵,獨對孤燈坐寂寥。不是齋居能養(yǎng)性,嗔心幾被雪風搖。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