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候
客久澹無欲,無鵲非所望。
斷我近音信,無雁成兩傷。
燕驕不肯蟄,仲冬來草堂。
菊以玉為蕊,榴如琴有房。
傍帷鳴蝘蜓,依戶守蛈蟷。
宵深一葉墮,十月天微涼。
寄言閨中子,毋念我衣裳。
客久澹無欲,無鵲非所望。
斷我近音信,無雁成兩傷。
燕驕不肯蟄,仲冬來草堂。
菊以玉為蕊,榴如琴有房。
傍帷鳴蝘蜓,依戶守蛈蟷。
宵深一葉墮,十月天微涼。
寄言閨中子,毋念我衣裳。
客居日久心境淡泊無求,沒有喜鵲報喜也非我所期望。與家人斷了近期音信,沒有大雁傳書令雙方心傷。燕子傲嬌不肯冬眠,仲冬時節飛到我的草堂。菊花如以玉作花蕊,石榴似琴般多籽含房。蜥蜴在帷幕邊鳴叫,蟋蟀守在門旁。深夜一片葉子飄落,十月天氣略有微涼。托人轉告家中妻,不必掛念我的衣裳。
澹無欲:心境淡泊,沒有欲求。澹,同'淡'。
無鵲:沒有喜鵲。古有'喜鵲報喜'之說。
無雁:沒有大雁。古代有'鴻雁傳書'的習俗,代指書信。
蟄:動物冬眠。
仲冬:冬季第二個月,農歷十一月。
蝘蜓(yǎn tíng):蜥蜴的別稱,俗稱四腳蛇。
蛈蟷(tiě dāng):此處指蟋蟀類小蟲。
閨中子:指家中的妻子。
詩中提及'仲冬''十月',推測為詩人客居他鄉期間,于初冬時節觀察自然物候變化,因音信斷絕觸發對家人的思念,故借物候抒懷所作。
此詩以'感物候'為線索,通過仲冬特有的自然景象(燕、菊、蟲、葉等),展現客居的孤寂與對家人的牽掛,尾句'毋念我衣裳'以質樸語言傳遞溫情,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與平實的表達風格。
老子雖貧未易量,風流猶在小茆堂。
葡萄錦覆桐孫古,鸚鵡螺斟玉瀣香。
千點荷聲先報雨,一林竹影剩分涼。
秋來便有欣然處,新種莼絲已滿塘。
一段孤山景,移來掌握中。
平生冰玉操,不與百花同。
細剪銀河水,并刀不露痕。
南枝春意早,別是一乾坤。
夫人天賦與神靈,
初度祥光燭戶庭。
歸去足知躔次在,
九霄還要老人星。
曾為春歸悵落紅,那堪綠蔭又飄空。
飛來遠嶂隨寒雁,散入清溪逐斷蓬。
茗淪林間吹活火,貝書壇畔帶秋風。
遙從碧宇丹霄望,片片余霞掩映中。
掛錫西山樂有余,
到頭到利總空虛。
山僧自愧根底淺,
天賊糾纏費掃除。
榮悴逐時序,
紛紛紅翠多。
誰同歲寒操,
旁有羽林戈。
野柝靜山坳,荒雞嘂林樾。
幽人起平旦,興動不可輟。
竹杪驚寒光,開門見殘月。
萬象泄玄秘,煙嵐郁奇譎。
陂塘浴鳧鹥,瀲滟一頃雪。
久立不逢人,朝暾射巖穴。
屈宋留辭賦,楊朱泣路歧。
荒唐思楚夢,窈窕望云旗。
江漢春歸早,瀟湘雁到遲。
眼看人盡醉,安用獨醒為。
地豈逃名隱,園因涉趣來。
鑿池開島嶼,坐石刓莓苔。
衣冷浸江色,杯香襲野梅。
總于塵境遠,俯仰得悠哉。
逝水滄江遠,浮云碧漢流。逢時愁上仲宣樓。漫說當年劉表,在荊州。
探把菖蒲盞,還膠芥葉舟。隔宵堆怨玉搔頭。吊屈湘波何處、此淹留。
暖襲游人陌上塵,不知花信幾番新。
莫教吹到荼蘼處,吹到荼蘼是晚春。
紫囊曾賭。早日階蘭欣在睹。
昨歲于菟。乍見牽衣更捋須。
經時離別。頻夢蕪城耏水月。
羯末封胡。此日幽憂倍憶渠。
沙喃叭哩溯灘頭,萬壑千巖瀉素秋。
山捲云煙開北向,水分清濁合東流。
金沙泉溢寒光沸,玉岫源傾練彩浮。
聞道瞿唐常倒峽,此間原自有龍湫。
春院百花競,樺燭夜筵燒。海棠一樹凝艷,的的向人嬌。揭起深沉簾幕,擁出吳姬十六,吹裂紫瓊簫。
酒醒在何處,別恨壓輕舠。
四天青,孤月白,曉星高。宿鴉驚舞煙際,露滴綠楊條。
獨自此情誰展,回首玉樓天遠,清淚灑江潮。翻羨紅綾束,常抱美人腰。
資陽落拓賦閑居,萬感蒼茫夕照余。不信才華仇福命,敢因科第薄詩書。滄桑今古殘棋局,睥睨乾坤一草廬。烈士壯懷頻起舞,《陰符》讀罷夜窗虛。
九崗山色曉晴初,泉石閑云自卷舒。白板黃花家釀熟,藥爐茶灶故人疏。身余傲骨惟嫌病,天縱奇窮獨著書。年少賈生多痛哭,中原民命更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