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閣曉晴寄呈從翁二首
嶺日開寒霧,湖光蕩霽華。風烏搖徑柳,水蝶戀幽花。蜀國地西極,吳門天一涯。輕舟欄下去,點點入湘霞。
高秋憑遠檻,萬里看新晴。重霧披天急,千云觸石輕。湖山四五點,湘雁兩三聲。遙想潘園里,琴尊興轉清。
嶺日開寒霧,湖光蕩霽華。風烏搖徑柳,水蝶戀幽花。蜀國地西極,吳門天一涯。輕舟欄下去,點點入湘霞。
高秋憑遠檻,萬里看新晴。重霧披天急,千云觸石輕。湖山四五點,湘雁兩三聲。遙想潘園里,琴尊興轉清。
山嶺上的太陽驅散了寒冷的霧氣,湖面上波光蕩漾著雨后初晴的光華。風中的鳥兒搖晃著路邊的柳樹,水上的蝴蝶眷戀著幽靜的花朵。蜀地遠在西邊的盡頭,吳門則在天邊的另一處。輕舟從欄桿下劃走,一點點融入湘江上的云霞。深秋時節倚靠在遠處的欄桿上,極目萬里欣賞新晴的景色。濃重的霧氣急切地鋪滿天空,千朵云彩輕輕觸碰著石頭。湖山只有四五處,傳來兩三聲湘江上大雁的鳴叫。遙想潘園之中,撫琴飲酒的興致更加清幽。
霽華:雨后初晴的光華。
風烏:風中的鳥兒。
西極:西邊的盡頭。
天一涯:天邊的一處。
高秋:深秋。
憑:倚靠。
潘園:可能是一個代稱,泛指高雅的園林。
琴尊:琴和酒,代指高雅的情趣。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深秋的早晨,于湖邊樓閣欣賞雨后初晴的景色,觸景生情,想起遠方的親友,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湖閣曉晴之景并抒發情感。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營造出色,動靜、遠近結合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
留石瑱兮洞庭,遺蘭佩兮澧浦。羌不懷兮別離,獨徘徊兮延佇。
喜把佳章次第吟,調高應寫伯牙琴。撫松坐菊陶公意,愛國憂時杜老心。性底才華偏俊逸,壯年懷抱益淵深。奚童長負詩囊出,聞說雞林欲貿尋。
白日過駒隙,玄發成衰翁。升天無八翼,苦志懷晨風。晨風不可企,下界塵冥濛。去去藐八極,安能離彀中。為馬或為牛,吾將安適從。
城隅開一徑,曳杖到玄亭。山色窗中出,秋聲竹里聽。焚香參繡佛,解佩贈湘靈。不盡懷人意,寒云隱翠屏。
廣樹瞰窗佳氣凝,寒光窅窅煙風生。短簾疏雨客睡足,密葉高枝看鳥鳴。
嚴子名存舊釣臺,宦途看去復看來。乘田委吏風塵里,無分山中久閉齋。
朔風高駕。月幟迷云馬。說夢幢幢成廣廈。欲入孤窗空斝。嫩綠恰隱蒿萊。曉星猶濕長淮。袖手冬暄自笑,一檐冰掛危哉。
素冠相送出梅關,反葬東吳有故山。死友誰將平子去,孤兒自載伯鸞還。沙床散發風流甚,麈尾成松日夕閒。我尚為人爭便得,幅巾追逐白楊間。
齋居夜岑寂,萬籟聲已沉。懷人耿不寐,幽思盈素襟。此情孰能寫,試理膝上琴。誰知一曲音,遽有千里心。何當歸去來,同和山中吟。
自喜茅齋僻,經時草木深。見人稀倒屣,抱膝或長吟。疏雨喧庭雀,閑窗澄夕陰。會心方在寡,碌碌豈知音。
秋晚園林疏靜,天高風日明鮮。中有支筇病客,三杯卯酒醺然。世事我深諳委,人生他自奔忙。刻木牽絲作技,幾回弄罷凄涼。
徂沒離二秋,掩泣備三冬。往辰緬難紀,來算忽易窮。升沒淹期晦,灑掃易禮容。縞衣變作體,長逝歸爾躬。
羅浮春色早,春水滿滄溟。忽見三花發,遙依別柏青。神羊在烏府,鳴鳳集彤庭。不用占南極,西臺自有星。
眼入毫端寫竹真,枝掀葉舉是精神。因知幻物出無象,問取人間老斲輪。
滹沱易水接盧溝,千古漁陽說上流。圣王一統開華夏,佳氣常朝五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