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高九萬并寄孫季蕃二首 其二
菊澗說花翁,飄蓬向浙中。
無書上皇帝,有句惱天公。
世事年年異,詩人個個窮。
筑臺并下榻,今豈乏英雄。
菊澗說花翁,飄蓬向浙中。
無書上皇帝,有句惱天公。
世事年年異,詩人個個窮。
筑臺并下榻,今豈乏英雄。
菊澗(高九萬號菊澗)說起花翁(孫季蕃號花翁),他如飄蓬般漂泊到浙中。他沒有書信獻給皇帝,卻有詩句惹惱天公。世間的事情年年不同,詩人個個窮困潦倒。古時筑黃金臺招賢、下榻禮待賢才,如今難道會缺乏英雄嗎?
菊澗:高九萬的號。
花翁:孫季蕃的號。
飄蓬:像隨風飄蕩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無書:沒有向皇帝上書。
惱天公:惹惱上天。
筑臺:指燕昭王筑黃金臺招賢的典故。
下榻:指陳蕃專為徐稺設一榻,徐稺來則放下,去則懸起,后泛指禮待賢才。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人才不受重用的時期。詩人與高九萬、孫季蕃交往,看到他們作為詩人漂泊窮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詩人的窮困潦倒和賢才不遇。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文人的忽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那個時代文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追求。
總角文章擅大家,白頭湖海夢江槎。風云筆陣多年力,桃李門墻到處花。皇閣未曾垂竹帛,玉樓何事美才華。昔年談易今成幻,愁向西江淚日斜。
莫恨丹青畫不真,后宮那得更無人。和親果是寧邊計,何惜區區妾一身。
六合塵清化日熙,南郊有事致齋時。煖回玉殿春光早,漏轉銅壺夜景遲。五色云霞依鳳輦,九天星斗映龍旂。侍臣肅睦惟瞻仰,滿袖天香近紫微。
庭前好樹宿煙浮,上有珍禽啼不休。花發亂紅稠屋角,柳翻新綠出墻頭。起看霄漢知晴色,旋買壺觴辦勝游。平旦爭門人競入,與君先上望京樓。
白發驚前夢,黃花又上簪。琴棋詩酒興,父子弟兄心。曳杖成長嘯,銜杯欲短吟。山堂留夕景,陶令意何深。
釣隱聞君獨擅名,我來細味釣中情。渭濱德老乾坤古,嚴子臺高風月清。物理有常須定靜,本心無累轉虛明。傍人若問功名事,今古長安棋一枰。
秋生列岫云尤薄,泉漱懸崖路更慳。
往歲游金苑,春風桃李滋。儼然師席重,列以□宮儀。劍履馀神采,門墻起夢思。淮南千里道,□□□□□。
云海南溟遠,迢迢隔塞垣。晚晴催翰墨,桂實落華軒。用拙存吾道,驅車登古原。清光松上月,懷抱細難言。
白發將軍夜枕戈,樓蘭未斬奈愁何。挑燈看劍恍如洗,那聽蕭蕭易水歌。幾年京洛暗胡塵,老上龍庭恨未焚。安得君王倚天劍,提攜直上決浮云。
只有看山是勝緣,青鞋布襪且輕便。天收雨腳賒今日,我趁花時遣老年。絕壁云扶將墮石,豁崖風勒下奔泉。此來不憤空歸去,旋搆新篇揀竹鐫。
越山高,越水長,越天萬里吞南荒。絕嶠東西開兩目,中天日月懸睛光。照破鴻蒙視太古,轉盼中原一抔土。云霞明滅映天臺,巖壑軒翔壓天姥。洞中仙鼠飛白鴉,玉芝茁茁森于麻。流泉瀑布奔深澗,昭明翻經曾洗眼。唐代瓊宮結構存,漢皇龍簡精靈遠。灝氣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臨安城。臨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頤爽氣當窗牖。龍飛鳳舞古記之,片氈攜去休攢眉。勿論桃李待時雨,喜得煙景迎新詩。君來已貴長安紙,君去佳名滿人耳。灑筆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諸子。君不見馬融帳,非虛設,鄭虔妙技稱三絕。丈夫垂名動萬年,此心肯向傍人說。青袍黃綬且夷猶,白雪陽春若與儔。知君雙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與子周旋久,幽棲借一枝。才名人共妒,貧賤爾偏知。雞黍終言晤,鶯花自歲時。誰憐風月夜,相憶各分歧。
黃花弄色近重陽,風拆霜苞細細香。似與幽人為醉地,隨晴隨雨一傳觴。
莫倚行臺怯酒醺,一杯父老送慇勤。白云嶺上雖無數,未敢持來玷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