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詠閑適三首 其二
剡曲稽山是故鄉,人言景物似瀟湘。
三升花露春壺滿,八尺風漪午枕涼。
樹合綠陰山鵲鬧,盆鐫紫石水梔香。
回思烏帽京塵客,始覺幽居白日長。
剡曲稽山是故鄉,人言景物似瀟湘。
三升花露春壺滿,八尺風漪午枕涼。
樹合綠陰山鵲鬧,盆鐫紫石水梔香。
回思烏帽京塵客,始覺幽居白日長。
剡溪和會稽山是我的故鄉,人們說那里的景色好似瀟湘。春天的壺里盛滿三升花露,中午枕著八尺風拂的漣漪很是涼爽。綠樹合抱成蔭,山鵲喧鬧,盆中鐫刻著紫石,水梔散發著香氣。回想起在京城戴烏帽的忙碌過客,才覺得隱居的日子白晝悠長。
剡曲稽山:剡溪和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
瀟湘:湖南境內的瀟水和湘江,常用來指代風景秀麗之地。
花露:用花蒸餾而成的露水。
風漪:風吹水面形成的波紋。
烏帽:古代官吏所戴的黑色帽子,這里指代在京城為官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陸游一生渴望抗金復國,但仕途坎坷。此詩可能創作于他退居故鄉時,在經歷了官場的不如意后,在故鄉過上了閑適的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故鄉閑適生活的贊美和對京城官場生活的不屑。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生活場景,以對比突出情感。在陸游的詩作中體現了他閑適生活的一面,豐富了其詩歌的主題和風格。
舊宅青山遠,歸路白云深。遲暮難為別,搖落更傷心。空城落日影,迥地浮云陰。送君自有淚,不假聽猿吟。
共有方巖志,鳴橈入永陽。山疑子午谷,水是武陵鄉。石室羅星漢,風泉積混茫。直尋前代跡,多見昔人狂。龍德存幽側,神功大晦藏。會須乘白鹿,莫倚過靈羊。采秀青林杳,看云白業長。儻逢蔡道者,為彼出迷方。
入冬晴好尚如秋,喜作神京十日游。文字交深溫肺腑,幽燕氣盛傲公侯。霜嚴愈顯蒼松勁,風厲猶為赤子憂。歡聚今宵何日再,傾杯相勸盡綢繆。
吳兒雅多姿,不肯藏白地。因君更增情,吹雨作春淚。三年師命留,千日中山醉。一聞高唐賦,令我有仙意。
山川知粵盡,風物到吳新。舊業馀孤隱,時名傍此身。酒旗隨處是,詩卷未全貧。為語袁宏道,誰堪賦里人。
云西老人富文藝,博聞好古無仕志。我雖不識嘗夢之,矯矯豐姿髯磔猬。馭風騎氣上鈞天,斷縑尺楮人間傳。點染彷佛營丘李,重岡復嶂孤云邊。溪頭春還雨新足,灌木蒼蒼柳將綠。漫郎刺船何處去,待向前村借書讀。人生富貴如秋煙,草木同腐良可憐。老成典刑不復見,展卷題詩心惘然。
交到忘形敬益加,古稀當更惜春華。長身早食六年粟,合手曾栽四縣花。夢醒前朝同水逝,老偕良友住天涯。肩柴付與兒孫代,買醉無錢君莫嗟。
孤嶼秋風憶釣蓑,因君理棹起勞歌。分留鄉思從茲始,報答君恩奈若何。陶令籬傍猶有菊,伯齡石上苦無禾。問言何補青蒲事,為道新來白發多。
天朝未許投簪去,我幸已成全璧歸。全璧歸來何所憾,暮年只是惜分違。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瑞雪凌晨鴉亂飛,支床猶自偃荊扉。四千里外他鄉客,三十年來此布衣。地逼瑤臺清不寐,劍埋塵土欲生輝。杯光微動閒吟興,何似風流在洛畿。
山東郡縣一百八,無有一城無戰場。到今漂血成野水,如山白骨橫秋霜。云臺功高將不收,投筆亦有書生謀。黃金大印賜豪貴,白面豈得言封侯。唐朝公卿集如云,平原太守名不聞。二十四城見賊走,抗城乃是平原守。君不見前者寇盜時,縣吏州官各亡命。北梁白馬終日行,濟上黃旗錯相映。不聞開門戰,但聞開門迎,嗟乎,平原太守樂陵令。
紫翠縈紆千萬重,僧歸日午始聞鐘。若非越上云門寺,定是廬山五老峰。
幾年漫浪尚萍流,汩沒京塵雪滿頭。得意正濃須卻顧,奉身而退是良謀。未忘雅志懷安石,長憶平生愧少游。歸去何求閑足矣,數椽村屋一虛舟。當才誰可柱中流,我輩何如避一頭。舊隱要尋鷗作伴,薄田足與鶴為謀。蒹葭白露嗟今老,榆柳西風感昔游。新秫已登鱸蟹賤,溪頭何日艤歸舟。
海國風濤壯,巍然見石城。苔痕侵地綠,嶺氣接天青。路鎖朝霞靄,江橫夜月明。悲風驚樹杪,龍臥渴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