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戒書役口號 其四
煌煌府帖速傳呼,白叟黃童一例拘。
火失城門魚已爛,榛收谷口蕙先枯。
公庭未到心情亂,訟牘才消儋石無。
茲惠我慚民父母,爾曹何事嚇鄉(xiāng)愚。
煌煌府帖速傳呼,白叟黃童一例拘。
火失城門魚已爛,榛收谷口蕙先枯。
公庭未到心情亂,訟牘才消儋石無。
茲惠我慚民父母,爾曹何事嚇鄉(xiāng)愚。
官府威嚴的文告緊急傳呼,無論老人小孩都一律拘拿。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谷口收榛子導致蕙草先枯。還沒到公堂心情就已慌亂,訴訟文書剛了結(jié)錢財就沒了。我慚愧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卻沒給他們實惠,你們這些人為何要嚇唬鄉(xiāng)下的愚民。
煌煌:形容文告等威嚴、顯赫。
白叟黃童:指老人和小孩。
火失城門魚已爛: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榛收谷口蕙先枯:榛和蕙分別代表不同事物,這里指在某種行為下,無辜者先受損害。
公庭:指官府衙門。
訟牘:訴訟的文書。
儋石:指少量的財富。
民父母:指地方官。
爾曹:你們這些人。
嚇:嚇唬。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官府濫用職權、書役欺壓百姓的現(xiàn)象。詩人作為地方官,看到百姓因官府訴訟之事而困苦,內(nèi)心愧疚,從而寫下此詩以告誡書役。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官府訴訟給百姓帶來的災難,批判書役嚇唬百姓的行為。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和官員的態(tài)度。
整泰壇。祀皇神。精氣感。百靈賓。蘊朱火。燎芳薪。紫煙游。冠青云。神之體。靡象形。曠無方。幽以清。神之來。光景照。聽無聞。視無兆。神之至。舉歆歆。動余心。神之坐。同歡娛。澤云翔。化風舒。嘉樂奏。文中聲。八音諧。神是聽。咸潔齊。并芬芳。烹牷牲。享玉觴。神悅饗。歆禮祀。佑大晉。降繁祉。祚京邑。行四海。保天年。窮地紀。
今年云物風吹雨,山澗關門亦可書。燒葉爐中煖紅酒,靜聽檐溜落階除。
齧雪多年在寒沙,駱駝封上子卿家。牛羊多受閼氏賜,復有胡姬貌似花。咽盡旃毛及雪花,羝羊未乳敢思家。紫貂蔘實真天賜,不使丁年鬢已華。牛羊多謝少卿妻,于靬穹廬賜亦齊。白首不愁歸漢晚,丹青寫出未央西。
此地實天險,何人忘敵讎。喪師無罪罰,乘亂更誅求。已欠徐禧死,還防郭默謀。精兵雖急渡,丑女任茲仇。路仗王羆臥,戎休魏絳和。吾君神武最,若輩諂讒多。天祐不至此,人謀真若何。書生無一報,灑血付悲歌。
月明吹徹紫鸞簫,火宿沉檀暖未消。風送海潮來別浦,賣魚人過竹西橋。
漢使尋源后,蒲萄滿舊宮。如何尺素里,枝葉往時同。滾露銜空碧,摶煙射小紅。誰能貯萬斛,遠寄日華東。
郡山依舊枕翁洲,風雨蕭然雜暮愁。海蕊經(jīng)寒香更遠,松枝帶燒節(jié)還留。荒祠古瓦興亡殿,絕壁回潮曲折流。身世已經(jīng)飄泊甚,如何海外有浮鷗!
白發(fā)?鬖不自嗟,青云推轂仗誰家。真成潦倒馮郎署,須謝揶揄鄧仲華。書崇不禁思厭勝,糟邱或可寄生涯。醉來欲試腰間劍,看是鉛刀是莫耶。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卓錐之地。赤骨?個渾身,與人爭甚閑氣。些子無明不奈何,說甚祖師西來意。
采花過春園,低回不忍折。紅者花顏妍,白者花心潔。
憶昨初離別,羞容不成歌。長袖未曾舞,塵埃生綺羅。君恩一言足,歲月豈在多。澤國多悲風,江湖易濤波。游子久行役,歲晏今若何。迢迢朱樓夜,數(shù)起瞻明河。不如長江月,素影常相過。
桑梓連陰三百春,重來謝別訪高門。白頭相眷無他屬,剩買詩書教子孫。
日者紛紛步五星,諸儒言命亦相承。大人雙眼如明月,照出毫釐不肯憑。
枉尺由來賤直尋,巧機愁殺漢川陰。莫將三四為朝暮,虛攪群狙喜怒心。
十年小閣自埋名,不愛賣丹青。隨身并少林逋鶴,人比惠泉清。花一樹,酒三升,了浮生。朝來微醉,拍手憑闌,雨后新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