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施道州二首 其一
施先生學有源流,家自長安徙益州。
疇昔建牙當一面,祇今失國托諸侯。
身僑岳麓無生計,目斷岷峨起暮愁。
聞道漢廷須黼黻,蜀珍那得此淹留。
施先生學有源流,家自長安徙益州。
疇昔建牙當一面,祇今失國托諸侯。
身僑岳麓無生計,目斷岷峨起暮愁。
聞道漢廷須黼黻,蜀珍那得此淹留。
施先生學問有深厚淵源,其家族從長安遷徙到益州。過去曾獨當一面建立軍府,如今失去了依托只能寄人籬下。他僑居在岳麓山?jīng)]有生活辦法,望著岷峨山在暮色中涌起愁緒。聽說朝廷正需要賢才,像他這樣的蜀地賢才怎可長久滯留于此。
源:源頭,這里指學問的根源。
疇昔:往昔,過去。
建牙:古代出兵建立軍旗,引申為武將出鎮(zhèn)。
祇今:如今。
僑:寄居。
目斷:一直望到看不見。
黼黻(fǔ fú):原指禮服上繡的花紋,這里比喻賢才。
蜀珍:指施先生,他來自蜀地。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施先生原本有一定地位,后遭遇變故失去依靠,流落到岳麓山。作者可能是在看到施先生的困境后,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施先生的同情和期望。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xiàn)施先生的人生落差。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才境遇的關(guān)注。
一堂新起奉慈顏,大扁高題華棟間。冰檗久諳心行苦,霜華深點鬢絲斑。史官執(zhí)筆書孤節(jié),王母緘泥寄九還。況有甲科賢令子,褒封不日到江關(guān)。
窺窗銀月一弓船,肯度紅塵劫后煙。盛世道從文運啟,殘宵春借玉卮傳。江河有恨流終古,造化無心醉大千。但得金針能續(xù)夢,不辭焦尾唱年年。
丹棗何累累,朝日耀其光。上有同林鳥,飛飛鳴且翔。行子遠于役,攜手登河梁。舊京渺安之,江永衢路長。戚戚里中語,依依川上情。駕言往相逐,無舟何以航。乖離去則已,但使心無忘。
張家渡口灣如織,綠水朱門望不極。夾岸枝枝楊柳垂,春煙猶帶五侯色。
天放寒梅三兩花,殷勤妝點淡生涯。巡檐索笑忘霜冷,倚樹長吟待月斜。君去定趨丹鳳闕,我閒但占白鷗沙。孤山好處空回首,典祀何時到玉華。
一生襟抱二難知,金石論心豈易移。夢里禁鐘猶勸酒,腸回僧宇共題詩。秋鴻十載南飛日,老鶴孤云北望時。春草才名空悵恨,一行寥落對殘卮。
黃菊盡開未,主翁明日回。紅飛霜徑葉,翠長雨階苔。病眼隔重霧,狂心著冷灰。但須壓新酒,兼有故人來。
瑤尊蘸翠。短長亭送別,風戀晴袂。臘樹迎春,一路清寒,能消幾日羈思。霜華不惜陽關(guān)柳,悄莫系、行人嘶騎。對梅花、一笑分攜,勝約別來相寄。人物仙蓬妙韻,瑞鸞斂迅翼,聊憩香枳。見說使君,好語先傳,付與芙蓉清致。客來欲問荊州事,但細語、岳陽樓記。夢故人、剪燭西窗,已隔洞庭煙水。
春江綠漲桃花水,日夜東流幾千里。買得門前舴艋舟,青笠綠蓑煙雨里。一面紅顏雙鬢白,老去□為釣鰲客。魚竿隨處拂珊瑚,酒盞有時傾琥珀。歌試滄浪塵不染,天際夕陽霞閃閃。西塞山前便是家,歸時肯畏風波險。紅樓十二闌干曲,有意憑高曠心目。前山風景盡堪觀,不似飛泉聲漱玉。香爐峰頭瀑布流,水簾洞口懸清秋。謫仙賦詠□千古,南華一出詩莊周。溪藤一幅寫斯景,意匠經(jīng)營在俄頃。薛君持之求我題,石闌點筆蒼苔冷。
闌倚西風月未生,露涼轉(zhuǎn)覺桂香清。詩成月在桂花上,此景如何畫得成。
帝念西南在一隅,簡求才德應時須。羌夷種落誇威令,秦隴關(guān)河聽指呼。自古功名多少壯,及今談笑定規(guī)模。玉山舊政人誰記,應掃棠陰看畫圖。
道人小葺柳邊莊,三徑西風逗晚香。按譜秋葩班異品,堂堂正色御袍黃。學會徐熙筆法奇,濃磨翠屑襯胭脂。武陵溪上神游熟,寫得春風小折枝。
樓臺煙雨朱門悄。喬木芳云杪。半窗天曉又聞鶯。比似當年春盡、最關(guān)情。客中自被啼鵑惱。況落春歸道。滿懷憔悴有誰知。猶記涌金門外、送人時。
滿目青青松間竹。掩映山家,有甚閑榮辱。獨自唱吟斟美醁。味濃醉倒和衣宿。清夢覺來情未足。重抱瑤琴,品弄無生曲。誰是知音余伴侶。草堂風月應相許。
青瑩一片辟靈田,酬得津沽半日緣。方寸凝酣丘壑夢,丹朱銜醉漢唐煙。輕舒劍骨渾藏鍔,細味虬文似悟禪。愧我閒身無所有,聊裁拙句付魚箋。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