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詳校成書十卷自序卷端附題于后
閑消我有肆簾風,寓墨金源舊事叢。
野史功臣慚褚補,圭齋諍友悔劉通。
書鈔冷局仇難遍,字訂訛傳擬未工。
長此一編深篋底,敢言載筆附群公。
閑消我有肆簾風,寓墨金源舊事叢。
野史功臣慚褚補,圭齋諍友悔劉通。
書鈔冷局仇難遍,字訂訛傳擬未工。
長此一編深篋底,敢言載筆附群公。
我閑暇時在肆簾的微風中消遣時光,將筆墨寄托于金源的舊事之中。自愧不能像褚少孫補《史記》那樣成為野史功臣,后悔沒有像圭齋與諍友般和劉通交流。在冷僻的書鈔工作中難以全面校對,訂正文字訛傳的設想也未完善。只能把這一編長久藏于深篋,不敢說自己的著述能與諸位大家并列。
肆簾風:肆指店鋪,肆簾風即店鋪簾子外的風,代表一種閑適氛圍。
寓墨:把筆墨寄托。
金源:金國的別稱。
野史功臣慚褚補:褚指褚少孫,他補寫《史記》,這里作者自愧不能像他一樣為野史做出大貢獻。
圭齋諍友悔劉通:圭齋是歐陽玄的號,此處可能指作者后悔沒和劉通有像圭齋與諍友那樣的交流。
書鈔冷局:指從事書鈔這種冷清的工作。
訛傳:錯誤的傳本。
載筆:指著書立說。
此詩應是作者完成《金史詳?!肥砗笏?。當時可能處于一個學術研究氛圍較濃但自身著書工作較為冷清的環境,作者在完成著作后,回顧過程,對自己的成果有所反思。
這首詩主旨是作者對自己完成《金史詳?!返姆此寂c謙遜表達。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內斂。在學術著書的文學表達上有一定意義,展現了學者著書時的嚴謹態度與自我審視。
人情冷暖共高低。疏慵非所宜。老夫碌碌本無機。閒教造物疑。形木槁,鬢絲垂。山林先有期。故人只道掛冠遲。此心應不知。
桃花無恙訟庭春,鶴發交輝過七旬。單父能諧琴底意,萊蕪不厭釜中塵。棠云一供神明宰,菽水雙為底豫人。試欲添籌何所證,唐生占相久如神。
鯨魚有浪春濤闊,銅鼓無聲夜柝閑。
錦席人須醉,仙舟客共登。年華各自惜,意氣轉相矜。瓶水沉朱李,溪花覆紫菱。莫誇姑射雪,吾有玉壺冰。
連江稟蕭曠,久抱柴桑志。酒酣詩調新,月朗琴聲異。負郭無二頃,飲水蔑千駟。我欲思古人,于君慰深意。
大易進陽剛,陽剛乃君子。萬事成于剛,剛德信可美。浩然不撓屈,此氣胡能爾。所貴強哉矯,中立而不倚。惟剛或太過,為猛為暴耳。更復為強梁,豈但虐而已。忿來不知懲,心火倏然起。美德轉為兇,其咎乃可訾。此心常戒慎,剛柔自中理。飄沙走石心,淀作澄潭水。剛用孰為先,莫先于勝己。
嶺上西行雙石人,臨溪照水久逡巡。低頭似愧南來使,居處雖高已失身。
天雞隱隱起空中,海日初燒混沌紅。氣象新從三朔出,光華長與一人同。歡將壽爵歌難已,老向高臺舞更工。無限春暉在芳草,青青先到白頭翁。
元淑勢位卑,長卿宦情寡。二頃且營田,三錢聊飲馬。懸風白云上,掛月青山下。心中欲有言,未得忘言者。
人間多變換,轉眼即滄桑。大地曾留跡,登臨憶戰場。悠悠江水碧,歷歷蜀山蒼。標語今猶在,摩挲意味長。
可憶毗陵夜雪船,亂帆相背各風煙。探囊詩卷行堪把,計日心期又隔年。秉燭更疑成別夢,當杯翻怯近離筵。同游自昔多豪彥,獨對狂歌倍黯然。
竹下相期月半簾,侯芭探遍綠牙簽。干星不謂將車過,進酒從教錄事嚴。一兔猶耕銅雀瓦,六龍齊醉水精鹽。秋聲向夕都成詠,贈我吳江幾尺縑。
一病能惱安樂性,四病長作一生愁。借問四休何所好,不令一點上眉頭。
甲兵舉世隘,貧賤百年輕。擾擾時人意,焉知肝膽誠。吾貴中心悅,何用等浮名。澤云固易變,溟渤亦可耕。道茍后三光,豈在凋其形。
鵲聲迎客到庭除。問誰歟。故人車。千里歸來、塵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飯,馬青芻。東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與子花間、隨分倒金壺。歸報東垣詩社友,曾念我,醉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