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淮之泰州留別諸友 其一
憶昔趨庭日,讀書恐或失。
閉門斗室居,歲時步不出。
父念兒業疏,此心求專壹。
勿罔作聰明,免譏學無術。
尤戒好為師,循名先質實。
失怙才踰年,此理何難必。
憶昔趨庭日,讀書恐或失。
閉門斗室居,歲時步不出。
父念兒業疏,此心求專壹。
勿罔作聰明,免譏學無術。
尤戒好為師,循名先質實。
失怙才踰年,此理何難必。
回憶過去在父親身邊聆聽教誨的日子,讀書時生怕有所遺漏。關起門在狹小的屋子里居住,一年到頭都不出去走動。父親擔心我學業荒廢,一心希望我能專心致志。不要自作聰明而陷入迷惑,以免被人譏諷沒有學問。尤其要戒除喜歡當別人老師的毛病,追求名聲要先注重實際。父親去世才過一年,這些道理哪有難以做到的呢。
趨庭:指承受父教。《論語·季氏》記載,孔子的兒子孔鯉“趨而過庭”,孔子教導他要學詩、學禮。
失:遺漏,錯過。
斗室:狹小的屋子。
歲時:一年;四季。
業疏:學業荒廢。
專壹:專一,專心。
罔:迷惑。
學無術:沒有學問和本領。
好為師:喜歡當別人的老師,指不謙虛。
循名質實:按其名而求其實,要求名實相符。
失怙:指死了父親。
此詩創作于詩人父親去世一年后。在父親生前,詩人在父親的嚴格教導下專心讀書。父親去世后,詩人回憶起父親的教誨,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父親的懷念和遵循其教誨的決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父親教誨的銘記和踐行。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平實的語言傳達深刻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傳統的家庭教育和孝道觀念。
人生豈不勞,終古謂之然。孰是都不營,早起暮歸眠。過足非所欽,躬耕非所嘆!但使愿無違,甘以辭華軒。正爾不可得,在己何怨天。自古有黔婁,被服常不完。榮叟老帶索,饑寒況當年。何以稱我情,賴古多此賢。善惡茍不應,鬼神昧茫然。是非茍相形,行止千萬端。世路廓悠悠,聊且憑化遷。居常待其盡,任真無所先。詩書塞座外,弱子戲我前。親戚共一處,馀糧宿中田。促席延故老,斗酒散襟顏。聊以永今朝,百世誰當傳?
絲絲楊柳曳微黃,蟬帶殘聲戀夕陽。消受藕花風四面,寄身合在水云鄉。
眾里喧呶魂欲死,幽尋一角得奇觀。須提瀚海澆纖竹,試屈江山入小盤。可笑雕鎪庭院際,何如放縱地天間?摧頹我亦差同子,該對勉歟抑對憐?
半生心跡任虛舟,風雪飄蕭一弊裘。獨抱龍門太平策,滄浪亭下看沙鷗。
宮漏聲沉天欲曉,嚴車整隊東郊道。泰岳巍然境內山,暇日登臨散襟抱。初聞鼓吹入深谷,倏見旌旗出林杪。捫蘿不憚路崎嶇,直欲高躋極飛鳥。峻拔中霄日觀峰,閶門白馬明雙瞳。下視滄溟一杯水,六鰲背負三神宮。東封古來天子事,石壁千尋刻文字。吾王祇欲窮冥搜,??冷風引飛騎。上界群仙朝玉京,空中夜半天雞鳴。陰崖鑿開混沌竅,石髓飲來毛骨清。樂不可極下山去,羽蓋霓幢擁歸路。奧域靈區非世間,回首蒼茫隔煙霧。
湛湛靈臺一鏡空,清光照見兩情同。結盟不用銅盤插,講學相期鐵硯功。泮藻來游聽夜雨,桂宮聯步待秋風。古來管鮑稱知己,愿汝相望百歲中。
適意窮山水,覽物眷時候。蘭薄迷煙孕,桐林仰云逗。卻立駐幽躅,前臨縱遐覯。谷鳴始嚶嚶,川響復瀏瀏。沖飆激高竹,晴曦艷寒溜。崖復翠羽戢,石觸金鱗皺。妙合理無遺,心怡興難究。逼仄緣石磴,岧峣陟云構。豈唯廬霍期,攬此嵓崿秀。素履非行險,逸想仍冒詬。遙遙此中情,庶以謝紛揉。
鯉魚風急系輕舟,兩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陽歸雁盡,白蘋紅蓼野塘秋。
月當秋九屬陽數,懸弧佳辰值初度。欣從真龍飛上淮,五岳生靈共環睹。神化見田隨躍淵,轟雷掣電開風煙。長江浪闊竟飛渡,甘雨灑遍東南天。輔佐圣皇開九有,凈掃攙搶扳北斗。或行拓境仗節鉞,或任經邦陳可否。建都控臨佳麗地,沙堤火城崇勢位。十年黃閤尚清高,吳楚峰巒挹蒼翠。河山帶礪誓始終,金書鐵劵昭全功。股肱元首重今昔,奚特殿陛誇孤忠。開國承家華第宅,厚錫珍饈列瑤席。獸爐青裊水沉香,瓊卮紅瀉流霞液。嘗聞大椿奇論自莊周,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愿公永與椿相侔。又聞瑤池有桃仙,所植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實,愿公此桃頻得食。更愿夙興夜寐事一人,啟土臣鄰魚水親。謨明迪德并堯舜,天下仁壽同享熙熙春。
過此不可來,來游必須遍。山色青可掬,溪水甘可薦。低頭拜祖師,妙音滿唐殿。云何八百年?生色尚在面。三生信有緣,世亂能一見。一見了即休,敢作桑下戀。別師出山門,山云白如練。
日出東軒積雪融,菊芽蘭茁競春工。君看石畔叢叢碧,已辦西風一丈紅。
垂楊作鞭花濺血,送郎上馬出門別。望郎不歸認郎馬,馬頭為記同心結。官街曉聽金鈴聲,樓頭遠遠看分明。怕為他人換將去,馬是人非空復情。亦愁人歸馬不見,桃花骨換梨花面。馬足郎心那得憑,試問銜坭紫胡燕。
塞外逢春春意生,江山風景最分明。半消殘雪騰寒氣,將泮流凘露水聲。壯志肯教孤寵眷,菲才何以佐承平。人生嘉會從來少,莫厭尊前酒再行。
圜中第五泉,芳圃自清妍。法凈水中月,靈棲波上蓮。何當太守宴,來坐祖師禪。弘佛曾東渡,晴空海日懸。
江之水,出岷山,漢之水,出嶓冢,萬古波濤坤軸動。荊州東下匯流長,江漢朝宗名益重。大哉金陵天子都,萬方臣子爭奔趨。有如百川到溟渤,混茫無際涵空虛。賢王受命封蜀土,忠孝為藩奉君父。大峨遙挹北辰高,保障西南天一柱。江之永,漢之廣,蘼蕪綠草年年長。誰知派自天潢分,天潢近在青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