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紀事 其一
路轉埤頭近,平山一線連。
野橋低澗水,深竹暗村煙。
犬吠花間徑,人鋤屋后田。
不知身異域,疑對武陵仙。
路轉埤頭近,平山一線連。
野橋低澗水,深竹暗村煙。
犬吠花間徑,人鋤屋后田。
不知身異域,疑對武陵仙。
道路轉過,埤頭已近在眼前,平緩的山巒如一線相連。野橋橫跨低淺的澗水,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村里的炊煙。狗兒在開滿鮮花的小徑上吠叫,農人在屋后的田地里辛勤耕作。竟不知自己身處他鄉,還以為面對的是武陵的仙境。
埤頭:可能指低矮的土坡或地名,此處指地勢較低的地方。
平山:平緩的山巒。
暗:遮蔽,使……暗淡。
武陵仙:借用陶淵明《桃花源記》典故,指如桃花源般的仙境。
此詩為作者隨帝王南巡途中所作,記錄了行程中偶遇的一處鄉村景象。當時社會較為安定,作者在旅途間隙留意到鄉村的寧靜生活,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詩中描繪南巡所見田園風光與鄉村生活,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寧靜和諧的鄉村圖景,借'武陵仙'典故將實景與理想之境關聯,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向往。語言清新質樸,情景交融,富有畫面感。
白云出入此峰門,
人作韶陽雙闕看。
何代云根凝作石,
穿云直上翠微端。
清居瀟灑對漣漪,
懶散人傳八睡詩。
昔日尋丹同葛令,
近來高枕學希夷。
溪深白鶴隨閑步,
冬暖黃花映壽卮。
羨爾逍遙古松下,
蘭蓀長繞萬年枝。
虎榜論交后,差池有歲年。
相逢俱暮矣,懷抱各依然。
余釣東南水,君還尺五天。
離愁將去棹,冉冉隔江煙。
頻年秋稔谷相因
八郡恩波著處勻
長樂城中家幾萬
家家生子總名陳
皤然渭水起垂綸,
何似首陽清餓人。
只在一塵分變態,
高名勛業兩難泯。
家世明經術,高才早軼群。學能探列宿,試輒冠諸軍。
滹水堤頭草,之江岸上云。可能重捧袂,把酒更談文。
今年明月無情甚,偏向江東。只照軍容,不放銀花萬樹紅。鳳城飛下征南騎,一片刀弓。鐵甲呼風,愁殺思鄉沈侍中。
輕輕過了元宵也,春雪才融。零雨還濛,雨細如愁糝碧空。孤燈炙罷和衣睡,莫打晨鐘。繡轂銀驄,準擬今宵夢里逢。
何人又唱安公子,漢苑煙濃。魏寢霜封,犵嶺蠻鄉一萬重。雪消巴蜀添春水,誰駕艨艟。陡起魚龍,此夜橫江有阿童。
早年喪亂曾嘗過,復壁為傭。城旦為舂,兒女宵啼賊火紅。回頭三十年前事,箋懇天公。衰鬢如蓬,莫遣咸陽又舉烽。
杜陵諸弟飄零甚,幾陣離鴻。捩影長空,燕市梁園類轉蓬。后湖一雁尤酸楚,竟逐晨風。一去無蹤,雨打夭桃墜冷紅。
添丁屈指今三歲,未識而翁。睡去朦朧,耳畔呼耶語句工。關河梗絕書難達,何日相逢。繡褓親縫,顛倒天吳短褐中。
有人來自尚書墓,燕子樓中。紅粉成空,樹樹衰楊夜起風。非公人盡嫌余懶,絮酒難從。疏散誰容,頭白羊曇路已窮。
昨冬并說西樵死,送盡英雄。祇剩衰翁,寒日西頹貫白虹。從茲東海無奇氣,魚眼波紅。鰲背霜濃,瑤島瓊臺何處峰。
年來怕作傷心句,雙袖龍鐘。左耳新聾,莫把箜篌唱懊儂。不如且作消愁計,賣藥無終。鬻畚山東,自署人間亡是公。
今朝吾弟懸弧日,四十匆匆。誰薦揚雄,謁者監門孰與通。耦耕畢竟家山好,山黛初濃。杏靨才烘,遲汝風光一笑同。
地出城隅辟故臺,斬茅刪竹受良材。春塘夢草成詩后,畫棟飛云式燕開。一境山形天際望,四時風物坐中來。府公經構民偕樂,魚鳥猶知喜躍回。
故時臺榭對池心,空有名傳擬穴金。鬋理茅茨修竹茂,經營軒檻綠楊深。橋橫斷岸虹流彩,花滿芳園鳥囀音。盛府多歡頻命席,每容疏外共窺臨。
十載回山只著書,一編初就竟何如。
殺青想盡黃陵竹,剖素常空白水魚。
塵起江頭頻障扇,秋深門外久縣車。
明年待買瀧湘棹,欲就三閭問卜居。
斜河界破向思路,情波一痕秋小。睡臉新開,愁鬟舊亸,料是云軿倒了。病愁多少。合付與涼飆,一齊吹掃。天上人間,風光可惜不常好。
從來艷宵易曉。再填橋幾度,烏鵲應老。耕織神仙,別離夫婦,未必天孫真巧。屏山坐悄。累半臂添來,最驚寒早。墻角幽花,夢回疏雨惱。
送客青原路,思君白下城。
雨花曾聽法,貝葉舊知名。
學道耽幽趣,憂時累俗情。
蓮峰幾百丈,霜月想泉聲。
亭為新成號獅子,
人曾舊隱作龍頭。
琴里忘憂盡日彈,百憂俱息夜初闌。青燈把卷逢真味,綠酒傾尊破薄寒。月色半留梧影上,露華應到菊花團。在家須信貧猶好,夢想人間行路難。
照水疏林萬木蒼,迎軒爽氣一襟涼。有時獨聽溪舂坐,無事方驚晝景長。云薄西山聊隱見,煙橫白鳥去微茫。可憐騎省多秋思,拘士安能識大方。
君家家督負賢聲,
阿大中郎兩劑平。
好是令人追憶處,
內庭趨步最分明。
愿求裴令一篇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