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其二
熊館誰爭《諫獵書》
《豳風》罷進授時圖
民心自怨崔成甫
天意終憐鄭介夫
構巧神仙愁出入
技精革木解歌呼
江南爾汝歌偏好
長勸君王醉玉壺
熊館誰爭《諫獵書》
《豳風》罷進授時圖
民心自怨崔成甫
天意終憐鄭介夫
構巧神仙愁出入
技精革木解歌呼
江南爾汝歌偏好
長勸君王醉玉壺
皇家苑囿中,還有誰會像司馬相如那樣進獻《諫獵書》?《豳風》這樣的勸農詩和歷法圖也不再進呈。百姓心中自然怨恨不恤民力的崔成甫,上天終究憐憫直言進諫的鄭介夫。宮室建造得過于精巧,連神仙都愁于出入;工匠技藝高超,連皮革木頭制成的器物都能發出歌呼之聲。君王偏偏喜愛江南那些親昵輕佻的歌曲,長久地沉醉于玉壺美酒之中。
熊館:漢代皇家苑囿中的離宮別館,此處代指帝王游獵場所。
《諫獵書》:漢代司馬相如所作諫阻漢武帝游獵的奏章,此處代指忠直諫言。
《豳風》:《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多寫農事,此處借指勸農重本的詩文。
授時圖:記錄農時歷法的圖譜,象征重視農耕。
崔成甫:唐代官員,因事被貶,此處代指不恤民力的官吏。
鄭介夫:元代官員,曾上《太平策》萬言,此處代指直言敢諫之士。
構巧神仙愁出入:形容宮室建造過于精巧奢華,連神仙都難以適應。
革木解歌呼:指工匠技藝高超,用皮革、木頭制成的器物能發出類似歌呼的聲響。
爾汝歌:指親昵輕佻的民間小曲,此處特指江南取悅帝王的艷曲。
醉玉壺:沉迷于飲酒作樂。
此詩為清代詩人龔自珍《詠史》組詩之一,創作于嘉道年間。當時清朝國勢衰微,統治者昏庸,不納忠諫,沉迷享樂,官僚腐敗,民生疾苦。詩人借詠史之名,行諷今之實,以歷史典故映射現實弊端。
全詩通過歷史典故與現實圖景的交織,批判統治者忽視諫言、荒廢農本、沉迷享樂的行徑,揭示民心怨憤與政治腐敗的關聯,是龔自珍借古諷今、針砭時弊的典型之作,展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與憂國憂民的情懷。
清道女兒千萬家,帝王南狩羽旗賒。舊時楊□今芳草,空度春風憶物華。
人生七十古稀聞,今喜先生近九旬。雪鬢霜髯膺寵爵,云林煙岫樂閒身。達尊不讓香山老,碩望宜聯洛社賓。他日繪圖修故事,肯容樗朽廁簪紳。
把酒看山色,重來不改青。十年一夢過,四客兩人零。花補移春檻,船當擇勝亭。相逢且行樂,白日為誰停。
常飲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將錢作夢事,夢事成鐵圍。以苦欲舍苦,舍苦無出期。應須早覺悟,覺悟自歸依。
自是霜根獨占先,晚秋殘綠變紅鮮。胭脂膩染嬋娟女,金醴濃薰綽約仙。入水忽驚丹伏鼎,向陽還訝火生煙。秋光宛似春光好,搖蕩相思九月前。
浩歌天地自何年,幽敞高軒紫翠邊。五月林塘梅雨過,香風先動一池蓮。
唐室無臣覆手移,坐看悍媼制庸兒。思量可惜當年死,卻是西來問鼎師。
欲覽仙巖勝,遙從江上行。小樓春月色,孤枕夜濤聲。竹葉消愁盡,梅花入夢清。來朝潮正長,風送一帆輕。
寒山一眺望,野意多躊躕。不圖潦倒后,猶記相逢初。宦跡苦淫滯,吾道空嗟吁。醉來重慨古,世路憐回車。
高人有遠情,塵俗莫能累。形跡茍相忘,飄飄自遺世。吁嗟晉室衰,士習薄名義。淵明千載賢,獨爾抱深喟。仰觀世運移,俯嘆川流逝。怡顏藉庭柯,折腰愧時吏。茫茫大化中,此身本如寄。持此何所之,酒中有深味。
臨高臺,望四方,俯仰萬里無災祥。今皇帝,召和氣,來鳳凰。鳳凰于飛,爰集爰止。令我主,壽萬年,與臺相終始。
西風天末雁來時,灑淚空山吊故知。斗酒只雞君記否,素車白馬我來遲。奇文嘆絕宗師筆,餓隸慚書有道碑。凄絕吾園滿籬菊,重陽節近雨絲絲。
寒入燕山樹,清砧滿四鄰。聲回纏戍角,風過亂邊塵。驛使音書斷,交河夢寐頻。晚來休太急,隔院有離人。
駿馬輕衫拂曉行,野塘春水縠紋生。心知沮溺無尋處,猶把津頭問耦耕。鳳凰城里舊徘徊,村里吳山躍馬來。也有旗亭沽酒處,可憐桃杏向人開。
粉堞晴云結曉停,猶憐夙雨夜冥冥。金湯喜見千年險,恩怨寧論百口熒。漫對酒杯同舉白,漸看農谷已抽青。太平薄海流芳澤,愿祝堯天億萬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