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先兄祠屋 其一
寒泉古木問何年,
鶴羽歸來一哂然。
滄海能消銜土怨,
沃州不待買山錢。
誰投粔籹酬江水,
為餌餳香禁冷煙。
留語烏衣諸子弟,
應知頭上有青天。
寒泉古木問何年,
鶴羽歸來一哂然。
滄海能消銜土怨,
沃州不待買山錢。
誰投粔籹酬江水,
為餌餳香禁冷煙。
留語烏衣諸子弟,
應知頭上有青天。
寒冷的泉水與古老的樹木啊,不知已存在多少歲月?仙鶴振翅歸來,見此景象不禁輕笑。滄海尚能消解精衛銜土填海的怨憤,隱居沃州也不必花費買山的銀錢。是誰投下粔籹來酬謝江水?用糖香作為供品,禁絕了寒煙。留下話兒給烏衣巷的后輩們,要知道頭頂之上自有青天鑒察。
鶴羽:代指仙人或先兄的魂靈,傳說仙人多乘鶴,此處喻指先兄英靈歸來。
滄海銜土怨:用精衛填海典故,《山海經》載精衛銜石填海,此處謂滄海能化解執念之怨。
沃州:東晉高僧支遁隱居之地,代指清幽的隱居處;買山錢:《世說新語》載支遁欲買山隱居,此處反用,言無需錢財亦可得佳境。
粔籹(jù nǚ):古代油炸面食,供品;餳(xíng):飴糖,此處指供品的甜香。
烏衣:烏衣巷,東晉王謝大族聚居地,代指家族子弟;頭上青天:喻天理昭彰或祖先英靈監督。
此詩或為詩人為紀念先兄所建祠屋而作,創作于家族祭祀或祠屋落成之際。詩中既追思先兄,亦借祠屋場景對家族后輩提出勸誡,反映了古人重視家族傳承與道德教化的傳統。
全詩以祠屋景象起筆,借典故與祭祀細節抒發追思,末句‘頭上青天’點明主旨,勸誡子弟守正。語言平實而內涵深刻,體現了對家族精神的傳承與期望。
搖落空山無茂林,僅馀松柏歲寒心。洛陽聞掃城中雪,只有袁安住處深。
臥病歸舟越水潯,誰將風教振當今。幼兒只喜歸家好,那識若翁憂世心。
梯天懸閣馬行空,旌旆悠悠照谷紅。靈鳳陰寒春過晚,萬山猶有牡丹風。
乍認東莊路不真,有橋通市卻無鄰。山窮借看堂中畫,花盡來尋竹主人。爛熳箋麻發新興,留連櫻筍送殘春。與君再見當經歲,分付清觴緩緩巡。
兵渡金沙跨革囊,天南重鎮賴平章。才高張輔綏交址,勛邁唐蒙詔夜郎。盛代君臣同骨肉,世家父子耀旂常。桃花春漲六河水,遺澤年年卜歲穰。
名園冠蓋集,坐久忽雞棲。明月當空滿,晴云去樹低。窗間銀燭剪,松下綠樽攜。到處清輝繞,歸途醉不迷。
官冷身閑簿領稀,時從物外赴襟期。憑君小緩青絲鞚,為我聊傾碧玉卮。野寺石泉秋煮茗,松窗雪屋夜論詩。懸知別后東風近,先寄寒梅第一枝。
滬上人來誦妙詞。師承萬馬好風儀。麗娃河畔行吟久,康樂園中解道遲。明得失,論參差。百年詞史事紛披。旗亭一曲樽前令,擊箸長歌可待誰。
盛世掄材擢有司,謝家玉樹共稱宜。雪殘鳷鵲辭京日,酒罷驪駒上道時。遠郡民風多樸厚,明時治化自雍熙。嗟余未得歸田野,坐聽東南善譽馳。
至日常為客,舟居是此年。冰堅寒乞火,風入夜裝棉。梅信沖殘臘,彤云布九天。蘭陵堪貰酒,遙望隔溪煙。
不趁盛時隨眾卉,幽姿高韻獨蕭然。別開小徑連松路,常愛陶潛遠世緣。
鄉曲斯文同氣味,宦還更值是年家。君為倡道文中子,我亦知人鮑叔牙。一貫渾融宣父妙,六經破碎漢儒差。此行細認先天信,驛路梅梢處處花。
客思迎秋急,霪霖入夜聽。回風飄斷杵,濕葉隔流螢。莫漲銀河水,應憐織女星。夢歸泥滑滑,敢問短長亭。
山中法雨洗繁華,何似當年帝子家。誰可從容如釋子,口持戒律賞名花。梵音國色兩宜人,一世相看幾度春。但祈眾芳心緒好,不耽富貴不憂貧。何事看花到佛前,春風有力破禪關。江郎詞筆今蕭瑟,尚可從君賦牡丹。
湖景甲東城,亭臺相照清。地分春色早,波動日華生。絕勝新圖展,涵虛古鑒明。綠楊煙岸側,風約釣舟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