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最喜黃庭堅筆意因而有作
羲之稱書圣,諸體無不有。齊梁作者無,李唐推顏柳。惜哉世已遠,贗者十之九。宋元差可尋,翰墨出親手。機暇戒宴安,時或游藝藪。就中名跡夥,唯愛魯直叟。倜儻無安排,瀟灑絕塵垢。譬如百尺松,孤高少群偶。信筆一規摹,運腕忘妍丑。所師在神勁,詎論形肖否。伊余有深意,筆諫曾謹守。好尚茍不端,喪德良已厚。所愛汲黯戇,裁詩銘座右。
羲之稱書圣,諸體無不有。齊梁作者無,李唐推顏柳。惜哉世已遠,贗者十之九。宋元差可尋,翰墨出親手。機暇戒宴安,時或游藝藪。就中名跡夥,唯愛魯直叟。倜儻無安排,瀟灑絕塵垢。譬如百尺松,孤高少群偶。信筆一規摹,運腕忘妍丑。所師在神勁,詎論形肖否。伊余有深意,筆諫曾謹守。好尚茍不端,喪德良已厚。所愛汲黯戇,裁詩銘座右。
王羲之被稱為書圣,各種書體無不擅長。南齊、梁朝沒有杰出的書法作者,唐代則推崇顏真卿、柳公權??上н@些古人年代已遠,市面上的作品十有八九是贗品。宋元時期的真跡還能尋到,都是書家親手所寫。我在政務閑暇時戒除宴飲安逸,時常遨游于藝術領域。其中名跡眾多,我唯獨喜愛黃庭堅。他的書法灑脫不羈、自然天成,瀟灑得一塵不染。就像百尺高松,孤高而少有匹敵。我隨意臨摹,運腕時不計較美丑。所追求的是精神剛勁,哪管外形是否相似。我有更深的用意,曾謹守通過書法勸誡的傳統。若愛好不端正,喪德就很嚴重了。我欣賞汲黯的剛直,寫詩來銘記于座右。
羲之稱書圣:王羲之,東晉書法家,被尊為'書圣'。
齊梁:南北朝時期的南齊與梁朝(479-557年)。
李唐推顏柳:唐代推崇顏真卿(楷書大家)、柳公權(楷書大家)。
魯直叟:黃庭堅,字魯直,北宋書法家、文學家。
詎(jù)論形肖否:豈論外形是否相似。詎,豈、怎。
筆諫:通過書法表達勸誡之意。
汲黯(àn)戇(zhuàng):汲黯為西漢直臣,以剛直敢諫著稱;戇指剛直。
此詩應為作者(推測為清代帝王)在政務之余研習書法時所作。作者遍覽歷代名跡,尤其推崇黃庭堅書法'瀟灑絕塵垢'的風格,結合自身對'筆諫'傳統的理解,借書法抒發端正志趣、重視德行修養的理念。
詩中評述歷代書家優劣,突出黃庭堅書法的自然灑脫,主張學書重'神勁'而非'形肖',并延伸至'好尚端'的德行修養,體現藝術追求與道德要求的統一,是一首融合書法評論與人生哲思的作品。
雞竿紅日出晴霄,鷺序青春入早朝。治典新懸周象魏,頌聲盡入舜簫韶。稱觴冢宰容多喜,執玉藩侯禮不驕。今代總戎功業盛,承恩皆插侍中貂。
晉朝人物渡江初,為郡風流只載書。臨水重開數間屋,宿兵仍富九年儲。英豪系出三公后,磊落胸蟠萬卷馀。東觀諸郎未堪比,登車不落問何如。池上開軒對郡樓,當時太守氣橫秋。聲名已負荊州望,舟棹更為滄海浮。插架古書蕓護蠹,隔溪游女扇障羞。仲堪沒后今千載,孰謂人間無此流。
群盜紛紛苦未休,檄書催我上韶州。已看肥羜供新饌,更泛清尊慰別愁。天眷老臣恩至渥,君于老友禮殊優。他無補報惟忠義,明日驅車不復留。
汗馬勛勞衍后昆,銀章世守祿常存??仗萌杖照斑z像,一念難忘罔極恩。
有堂何須白玉為,有座何須寶飾施。席間函丈指揮宜,列坐弟子繁娥眉。娥眉希世妙容儀,美目流盼光彩遺。嬙施令顏誰不希,鮮色奪人難為師。整威私驚心神移,欲吐弘詞巳無詞。會斯意者中情癡,一座無息恒多時。名教乃為劃溝池,昭昭清漢殆如斯。盈盈脈脈曷通辭,洛川微波一托之。托之托之翳誰伊,有女皆然春思滋。振襟凝精強自持,忽焉結念發深悲。嘗聞嬋娟妒難醫,甘露若為遍楊枝。楊枝依依亂牽衣,適彼失此傷路歧。安得滿堂秋蘭綠葉媚紛披,與余目成獨少司。
去歲陳公徑里松,船中仰看愛松風。只今身在松風里,下看江船西復東。
河清可須鐘期未易逢,河清可須鐘期未易逢。國士見知,非以先容。雖有骨肉,中懷莫從。伯牙絕弦,甘此不恭。歌以言之,鐘期未易逢。
南游未是謫,北行不當歸。今旦陟崇岡,飄飄風吹衣。始我在京時,雙闕凝秋暉。別來守窮海,故國音書稀。竊祿滋愧負,何時睹柴扉。胡不依白日,去即能如飛。驛樓俯平川,其下白云圍。雨馀足稻粱,可以信豐饑。去去道路遠,王事毋稽違。
白頭憔悴未歸身,羞作須江入社人。自是愁多無好句,不關詩瘦與傷春。
居家楚之北,正值江以南。山空勞水補,屋小得窗寬。北牖琴掛壁,南阮裈懸竿。故人猶不棄,樽酒共陶然。
雞鳴登前途,白日未出海。堠傍坐之久,扶桑發光彩。安知云霧起,倏忽陰晴改。我行正愁雨,亟去復奚待。此意難重陳,無由訴真宰。
芙蓉小院秋如海,涼月半空凝素彩。羊車軋軋過西宮,一失君恩不堪悔。綠銅古阮鹍弦溜,陶寫襟懷三五奏。血色深紅軟繡墩,唾花淺碧香羅袖。先及《關雎》后《麟趾》,雅調雍雍塞人耳。曲終閑倚太湖峰,驚風掉落棕櫚子。
持杯前日送官航,返袂今朝哭寢堂。亂世幾人全白骨,他山何處湊黃腸。鐵岡路杳空秋草,金鹵亭荒自夕陽。有子歸來印如斗,卻招魂氣返家鄉。死別那堪屬亂離,鄉人聞訃總含悲。家留南國孫何恃,路隔中原子未知。石槨衣衾藏夜壑,漆燈風雨泣秋帷。西風執紼胥門路,無限傷心涕泗垂。
紫荊山下物華新,只與都城共一春。令節想君攜綠酒,故情憐我踏黃塵。泔魚已悔他年事,搏虎方收末路身。欲寄微言書不盡,試尋僧閣望西人。
病里看花更惜花,誰分秋色到禪家。一年一度催人老,相對無言日又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