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書懷
木落山空朔氣吹,云消星白曙光疑。
曈昽煙海天無際,天裊霜華月半規。
今古閑愁孤枕盡,漁樵殘夢曉鐘知。
春心他日將誰贈,辜負寒梅折幾枝。
木落山空朔氣吹,云消星白曙光疑。
曈昽煙海天無際,天裊霜華月半規。
今古閑愁孤枕盡,漁樵殘夢曉鐘知。
春心他日將誰贈,辜負寒梅折幾枝。
樹木凋零,山巒空曠,北風呼嘯;云霧消散,星辰泛白,讓人懷疑那是曙光。海天之間霧氣朦朧,無邊無際;霜華裊裊,月亮只剩半圓。古今的閑愁在孤枕上消散,漁樵的殘夢只有曉鐘知曉。他日滿懷的春心要贈給誰呢,只能辜負這幾枝被折下的寒梅。
朔氣:北風。
曈昽: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天裊:此處可能是“裊裊”,形容煙氣繚繞上升。
半規:半圓。
春心:指男女之間相思愛慕的情懷,也可引申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冬日景象和詩人抒發的閑愁來看,可能創作于一個寒冷的冬日清晨。詩人或許處于人生的低谷或孤獨寂寞之時,借景抒情,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閑愁和孤寂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冬日景象的描寫細膩生動,營造出濃厚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往者左司公,會作荊州牧。君時雖從行,所志惟圣讀。
今焉去為吏,與昔當異躅。試以身所經,參之耳曾熟。
直道多不容,枉道夫豈可。直道誠忤人,枉道還喪我。
如君直有馀,為計亦多左。而我枉未能,若為逃轗軻。
君搴澧之蘭,我擷沅之茝。邂逅桃花源,一笑若相待。
那知青草湖,追隨復連載。南浦問何邊,冰溪復安在。
秋風到嶺海,萬木暗蕭疏。
水落江涵石,云收天太虛。
同我好舟儔,乘潮縱所如。
忽忽東山外,窺出銀蟾蜍。
天光與水色,萬里燦瓊琚。
行樂復行樂,浩歌清有馀。
長篴悲遠風,短簫翻采蕖。
夜半潮既平,追歡尚紆徐。
豈不懷歸棹,感君意勤渠。
五朝際遇諸家少,四葉封崇一品榮。
不似鶯花貴公子,宛然螢雪老書生。
交游綠野舊賓客,濡染滄洲賢父兄。
吾老埋辭失之約,馀哀翻入薤歌聲。
廝撲場中作斷交,
拳來趯去不相饒。
誰知用盡平生力,
卻傍被人奪錦標。
靈壑有冬榮,幽人時晏出。
天物無孤清,閑情自相匹。
徘徊度飛鳥,乘凌俯落日。
虛曠斷不窮,丹碧絢非一。
夕宿抱馀爽,各言紛欲悉。
豈無濠上情,言眺雙徑逸。
神晤遺形區,于焉記良昵。
松林下,道士家。山門野水養蛤蟆。一坡芳草濃于繡,綠葉黃英紫白花。
石植婢,今永歸。流輩雙鬟似汝稀。聰明不負曾聞道,臨沒從容索賜衣。
石榴婢,無美顏。烹茶研墨侍東山。新詩書誦夫人句,白骨幽墳喚不還。
石榴婢,花優曇。七年銀燭侍清談。七年已抱五年病,舍利舁床聽小參。
蘆花白,荷葉殘,千里斜陽遠近灘。白頭翁已無拘束,獨立枯枝對晚瀾。
春云澹,明月斜,東風初綻碧桃花。翠禽不解相思苦,占定乾坤一樹杈。
木葉下,江水寒,江水蒹葭一半干。雁行落處無人到,變態惟從畫里看。
青青草,灼灼花。一枝開近玉鉤斜。東風流水千年恨,一片嬌魂化彩霞。
西王母,怡妙顏。漢宮春夜降云仙。開花結子三千歲,誤我懷君一萬年。
欲寫芙蕖出水妍,
臨風映日總堪憐。
不知魚虎來何事,
似妒鴛鴦葉底眠。
野性從來麋鹿游,
強加冠服秪為憂。
何時放出樊籠去,
定似飛鴻上九秋。
風梳雨沐厭馳驅,
我馬虺隤我仆痡。
惟有風流髯主簿,
才高不肯混泥涂。
涼風在群木,萬壑有哀音。
天末應搔首,千山起暮吟。
洞庭波始闊,峽水月常陰。
魂夢猶難到,愁君白發侵。
一重山水一重沙,
去此何之日已斜。
曳杖忽來云外叟,
相邀半榻伴煙霞。
背郭重新百尺樓,樓前霜露迥生愁。辭榮不羨千秋觀,善養曾輕萬戶侯。馀慶祇看歸綠野,浮生何處覓丹丘。每瞻堂構思貽翼,卻喜傳家解作裘。
一上高樓思悄然,片心長在白云邊。蓼莪最引終天恨,岵屺難忘愛日年。錫命幾回瞻拜闕,承歡但欲賦歸田。至今明發懷如舊,強對開簾月萬川。
年年老去歡情少,
處處春來感事深。
時到仇家非愛酒,
醉時心勝醒時心。
臨風惆悵一登臺,臺下黃花次第開。
名士由來能痛飲,世人元不解憐才。
蕉窗酒醒聞疏雨,石徑云深長綠苔。
搖落寒山秋樹冷,啼烏猶帶月明來。
嗟故歲,夏旱復秋陽。十雨五風皆定數,千方百計為災傷。小郡怎禁當。
勞拊字,惠露洽丁黃。田舍炊煙常蔽野,居民安堵不離鄉。祖道免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