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四首 其四
天際油云不肯收,全妨寓目向層樓。
日車難把長繩挽,春事渾同去水流。
可奈馀寒猶作沴,懸知徂暑未能秋。
此方記得偏炎熱,路入夔門一再由。
天際油云不肯收,全妨寓目向層樓。
日車難把長繩挽,春事渾同去水流。
可奈馀寒猶作沴,懸知徂暑未能秋。
此方記得偏炎熱,路入夔門一再由。
天邊濃厚的烏云久久不散,完全妨礙了我在高樓遠眺的興致。太陽的運行難以用長繩挽留,春天的景象如同流水一樣一去不返。無奈殘余的寒氣還在造成災害,料想即將到來的暑熱還不會帶來秋天的涼爽。我記得這個地方格外炎熱,因為我曾多次路過夔門。
天際:天邊。油云:濃厚的云。
寓目:過目,觀看。層樓:高樓。
日車:太陽,古代神話中太陽乘坐六龍拉的車。長繩挽:傳說古代有人想用長繩系日留住太陽。
春事:春天的景象。渾同:完全如同。
可奈:無奈。馀寒:殘余的寒氣。作沴:造成災害。
懸知:料想。徂暑:即將到來的暑熱。
夔門:在今重慶奉節東,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提及‘夔門’推測,可能是詩人路過夔門附近時所作。當時或許是春末,天氣變化無常,殘余寒氣仍在,詩人由此感慨時光流逝和當地氣候特點。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和對當地氣候的感受。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自然景象抒發內心情緒。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觀察。
稚女無人抱惠芳,秋來多病不扶床。可憐水火無能免,靧面桃花憶何娘。
世人競捧心,妍丑西東施。揮斤得妙質,舍子吾從誰。所惜憂患馀,歸計不暇遲。繼今省幽獨,雁足時新詩。
草草斜陽度水灣,亂鴉黃葉滿柴關。多因懶逐東風嫁,屢被催妝不出山。
五穗城西二玉壺,浮來仙石隱蓁蕪。峰頭鳧舄空云霧,天際鸞笙半有無。井注丹泉流石瀡,鶴乘香篆趁仙都。錯珍不用修清供,直采羅浮九節蒲。
仰天一笑,踞紫霞峰頂,橫吹鐵笛。萬古蒼厓飛雪練,垂作銀虹千尺。五老龐眉,九仙鶴駕,來與君爭席。掉頭不顧,飄然蘇大瓢笠。須信太守風流,永嘉而后,重理游山屐。我欲從君騎雪牯,甜筍淡齏同吃。白傅尋僧,青蓮送內,韻事遙相匹。開先寺里,也應留贈詩集。
江浙膏腴動渺然,惟閩磽薄少平川。可憐老子扶凋邑,絕似吾民墾瘠田。稍喜一犁翻宿雨,聊為三爵禮高年。太平主相調元氣,春在桑畦麥壟邊。
矍鑠仙翁杖履春,童顏鶴發總精神。年華七秩衣冠古,詞藻千篇筆墨新。花發鯉庭添秀色,月名馬帳住吟身。昌黎山斗群瞻仰,豈在功名論屈伸。雙扶鳩杖慶長春,定是仙橋降謫神。槐澤爭傳三世舊,菊香競薦一杯新。從來里巷推名宿,況有文章壽此身。籠就碧紗珠玉滿,樗材愧乏雅懷伸。
應是鵑花笑口開,火頭天子果何哉。遠公滿眼沽春酒,引殺陶潛不肯來。
意不求全那得毀,本來知足豈須多。世途何處非乘險,古井如今已不波。緣督更須師漆吏,乞墦可使愧鄒軻。君看野馬難羈束,寧羨天街想玉珂。
碩人捲經綸,乘桴浮東海。徘徊三水濱,殷勤別群寀。樵西有楚狂,送遠歌啰唻。青山足紫芝,春晚芳堪采。行樂且行樂,今之從政殆。西北天柱傾,東南地維拆。日月代盈虧,寒暑互因革。世界無員滿,達觀乃不惑。古哲有真言,順應無留跡。行樂且行樂,清江漱寒石。東皇布春令,雷雨遍九州。須臾朗日出,渥澤一時收。造物固如此,至人每同流。舍則為龍蟠,用則為麟游。行樂且行樂,商霖待有秋。碩人應昌運,兩秉南天鉞。涕泗拊瘡痍,笑談安臲卼。巍碣鏤人心,戎功耀金闕。胡然遜碩膚,去弄滄溟月。行樂且行樂,徵書在明發。
饑逢王膳不能餐,百品千般耀目間。將謂君家親用底,誰知益我自生難。
暮年親友最關情,一舉離觴百感生。池草幾番康樂夢,云山何處酉陽城。江湖去鹢三秋景,霄漢飛鵬萬里程。西望桂林才咫尺,春風萊綵好相迎。
古寺荒涼近水涯,鐘聲朝暮落漁家。昔年蹤跡曾經此,依舊殘陽伴晚霞。
緗鉤碧繶隱輕云,纖纖新月痕。苔徑滑,步香塵,花影弄黃昏。空憶比肩人,見無因。藤絲偷罥砑羅裙,暗銷魂。
仙山高處幸逢君,縹緲宮袍五色云。身到峰頭金殿里,手持天上紫泥文。詩成似有神靈助,境勝休傳俗客聞。好取姓名深篆刻,長令巖壑借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