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仁寺瞻禮
興州最古寺,每到禮應親。
策馬河橋度,垂鞭農務詢。
即看優澤霈,實勝小沾頻。
屏息法云地,溥仁真溥仁。
興州最古寺,每到禮應親。
策馬河橋度,垂鞭農務詢。
即看優澤霈,實勝小沾頻。
屏息法云地,溥仁真溥仁。
興州這座最古老的寺廟,每次來到都應該虔誠禮拜。我騎馬從河橋上走過,放下馬鞭詢問農事情況。馬上就能看到充沛的雨水降臨,這實在比小的降雨頻繁要好得多。我在這佛法如云的地方屏氣凝神,溥仁寺真是名副其實地廣施仁愛。
興州:地名。
禮應親:應該親自禮拜。
垂鞭:放下馬鞭。
優澤霈:充沛的雨水降臨。霈,雨多的樣子。
小沾頻:小的降雨頻繁。
屏息:屏氣凝神。
法云地:指寺廟,寓意佛法如云覆蓋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資料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巡視興州時,來到當地古老的溥仁寺。當時可能正值農業生產關鍵時期,詩人關心農事,期望有充沛的雨水來保障莊稼生長,同時在寺廟中感受到佛法的莊嚴和仁愛,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古寺的敬重和對民生的關懷。其突出特點是將行程、農事和宗教情感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統治者對民間疾苦的關注和對宗教文化的尊崇。
饾饤陰晴,乍中酒醒時,愁思如許。又倦柳千絲,做成煙雨。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簾過。鳩啼苦,竹粉翠樓,斜照猶駐。 為語。傷春舊侶。恁薇壺練帶,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霧。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綠罨鷗波路。山無數,冷光潑青詩句。
日午風高新雨晴,殘花飛絮兩輕輕。 垂鞭緩轡饒間望,時復林間布谷鳴。
剡溪萬壑千巖景,人境誰能識心境。 君畫山陰雪后船。始悟前人發清興。 眼中百里舊山川,荒林雪月縈寒煙。 應緣興盡故無盡,賓主不見寧非禪。 當年戲留一轉語,不意丹青能再睹。 更畫人琴已兩忘,妙盡子猷真賞處。
越山楊梅最珍美,人杰地靈生項里。 江東廟食憶至今,應緣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無時窮,落在故鄉草木中。 請看枝頭萬點火,猶是咸陽三月紅。 摧剛作柔隨物轉,婦人之仁仍可見。 風姿和味說難名,顏色與香收易變。 炎炎夏日簾影垂,玷污玉筍明瓠犀。 映出越女天下白,壓倒驪山生荔枝。 金鼎奪胎尤出類,萬人口腹非其對。 外丹須要內丹成,任君封樹連園買。
清香自滿不因風,花氣迷人處處同。 祗與吹開又吹落,春愁已在笛聲中。
海闊何人,工剪水、飛花作雪。剛不北、秋高風勁,露凝霜潔。遍地直疑瓊玉砌,對人恍在珠璣側。比尋常、萬翠與千紅,渾然別。 梁園內,都休說。藍關路,堆如積。把行人凍得,頭顱如鱉。翡翠簾中杯瀲滟,銷金帳里姑情息。偶興來、訪戴起山陰,真相憶。
休羨鶯花,春富貴、韶光九十。最好是、清秋時候,人間何夕。天上紫云車趣駕,殿中青鳥音傳實。正女牛、南極一齊明,光相敵。詩在手,堂趨北。染豪處,池翻黑。看回鸞飛誥,寵封新國。福比箕疇兼備五,壽除彭祖千中一。更好將、大衍數重推,來復日。
安陽好,形勢魏西州。曼衍山川環故國,升平歌吹沸高樓。和氣鎮飛浮。 籠畫陌,喬木幾春秋。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風物更清幽。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弭節度嵷巃,飄然似轉蓬。登攀石磊磊,下瞰霧濛濛。
巘絕風霜勁,途逢歲月窮。客心君未覺,長劍倚崆峒。
籠煙古驛柳依依,賈令池臺今是非。傍晚停車來住宿,刻成遮莫送春暉。
平川渺渺帶重岡,秦趙當年此戰場。坑火幾隨塵劫盡,夕流猶自咽衡漳。
山光隱見入高樓,攜手相將到上頭。縹緲鸞笙連碧落,參差桂影接丹丘。
百年勝地霞生彩,九轉真銓火正流。對月傳觴承沆瀣,凌云終共伯昏游。
信手吟成信手拋,紛紛筆墨落墻坳。應劉凋謝盧楊散,南社晨星感舊交。
青蟲食葉吐秋絲,作繭辛勤只自知。忽夢羅浮成五色,是周是蝶尚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