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林梅臞
梅花寂寂幾黃昏,
見說青氈屬耳孫。
欲訪咸平舊香影,
無僮無鶴暗銷魂。
梅花寂寂幾黃昏,
見說青氈屬耳孫。
欲訪咸平舊香影,
無僮無鶴暗銷魂。
梅花寂靜地開放,歷經了多少個黃昏。聽說林家的清寒家風傳承到了他的遠孫。我想要去尋訪如同林逋筆下那種舊時梅花的香影,卻沒有書童相伴、沒有仙鶴相隨,不禁暗自黯然神傷。
寂寂:寂靜的樣子。
青氈:指清寒的家境或家風,這里暗示林逋的清寒家風。
耳孫:泛指遠孫。
咸平:宋真宗年號,林逋生活在這個時期,此處借指林逋。
無僮無鶴:林逋隱居孤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身邊常有書童相伴。這里表示自己沒有林逋那樣的生活情境。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愁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林逋是北宋著名隱逸詩人,以隱居孤山、種梅養鶴聞名,其人格和詩風備受后人推崇。詩人可能是在聽聞林逋后人的情況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林逋的追慕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林逋的懷想和對其生活境界的向往。其特點在于借景抒情和用典,以簡潔的語言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后人對林逋的紀念和對其精神的傳承。
履痕莫辨陰王跡,敢去多題漢晉年。
黃紬被暖起還慵,小雪經檐落旋空。舊館簿書寬半餉,冷官庭戶滿西風。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詩工五鬼窮。安得東風囑桃李,也教春色到衰翁。
昨日層岡今曲堤,乍看誰信舊成蹊。盡教拂掠隨鴉陣,怪道顛狂伴燕泥。蔡琰忽驚歸異域,西施空自憶耶溪。人間離合渾無定,兔去烏來到處迷。
冬冬叩門驚坐起,一札傳來香霧泚。乃是錢郎貽我書,古檜忽從庭下徙。虬枝鐵干不似人間來,柏葉松身何足擬。君言爾有涼月臺,移傍朱闌故可喜。又言吾家童子不好事,坐見蒼髯委螻蟻。捧緘撫檜三嘆息,我知君意不止此。君何不貽我一樹花,花隨風雨三更死。又何不貽我一束書,恨殺人情薄于紙。古檜亭亭傲歲寒,沈郎不受人憐應似爾。感君此意寧可辭,著意護持推小史。日高不厭置苔階,寒來莫更添梅水。他年老作博望槎,往問支機我與子。
瘦綠添肥,病紅催老,園林昨夜春歸。深院東風,輕羅試著單衣。雨余門掩斜暉??疵妨骸⑷檠喑躏w。荷錢猶小,芭蕉漸長,新竹成圍。何郎粉淡,荀令香銷,紫鸞夢遠,青鳥書稀。新愁舊恨,在他紅藥欄西。記得當時。水晶簾、一架薔薇。有誰知。千山杜鵑、無數鶯啼。
寒日傳佳節,聯鑣出近坰。預憂賓騎散,欲駐日車停。坐上人頹玉,燈前酒盡瓶。但知修故事,三日不能醒。杖藜尋古寺,把酒俯長流。節物尚三月,風流似十洲。且看花滿眼,休說錦纏頭。但得陶陶醉,何妨守舊丘。
煙云供慘澹,霜露覺蕭森。籬菊知饒笑,秋山一片心。
松柏生崇岡,枝葉拂高云。亭亭絕地紀,斤斧空紛紛。嗟彼河畔榆,托根亦纏綿。波浪日摧蕩,詎能保終完。宣尼嘆黃鳥,詠取丘隅篇。
曾向豐城傍玉壺,延津此日復停艫。天邊紫氣疑明滅,波底玄靈訝有無。佩自雙鉤蓮鍔歛,吹惟一吷斗文孤。莫須神物終當化,珍重時看玉轆轤。
瀕海數十里,饑民及萬家。雨多憂壞麥,春好忍看花。鑿淺疏田水,占晴視晚霞。老農如鬼瘦,不住作生涯。
一枕荻花滋味。無寐,數星寒。荻花如我失顏色。頭白,不知年。
本來正氣參天地,正氣如公信可參。九死孤忠能悟主,一生奇節在懲貪。已聞吳下稱為母,幾見朝中果是男。蟬翼介輪何事重,對公衾影欲無慚。
水合九江平,微茫接太清。千峰過有影,萬壑到無聲。吳楚浮前浦,云霞蕩晚晴。平陳功烈在,遺恨與神京。
八尺湘簾日夜垂,沉香燒盡理娥眉。世人不復憐顏色,欲乞黃金賂畫師。
紫瓜垂蒂野花黃,群動蜎飛趁眾芳。卻笑蒙莊隨物化,何如高枕夢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