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峽
泠泠高峽水,際曉煙光微。
一聞征橈發,宿鳥皆驚飛。
浦樹既迢迢,山云亦依依。
溪回修竹靜,日出行人稀。
雙崖信奇峻,屹立如重圍。
猿猱相叫嘯,水石湛清輝。
遂令游子心,萬里亦忘歸。
林棲如可得,愿息漢陰機。
泠泠高峽水,際曉煙光微。
一聞征橈發,宿鳥皆驚飛。
浦樹既迢迢,山云亦依依。
溪回修竹靜,日出行人稀。
雙崖信奇峻,屹立如重圍。
猿猱相叫嘯,水石湛清輝。
遂令游子心,萬里亦忘歸。
林棲如可得,愿息漢陰機。
高峽中的水流聲清脆悅耳,破曉時分煙光微弱。一聽到遠行的船槳劃動聲,棲息的鳥兒都驚飛起來。水邊的樹木遙遠,山間的云也戀戀不舍。溪流迂回,修長的竹子靜謐,太陽出來后行人稀少。兩岸的山崖確實奇特險峻,像重重包圍般屹立著。猿猴相互啼叫,水和石頭閃耀著清澈的光輝。這讓游子的心,即使遠在萬里也忘了回家。如果能在山林中棲息,我愿意停止世俗的機心。
泠泠:形容水流聲清脆。
際曉:破曉,天快亮的時候。
征橈:遠行的船槳,這里指遠行的船。
浦樹:水邊的樹。
迢迢:遙遠的樣子。
依依:留戀不舍的樣子。
修竹:修長的竹子。
信:確實。
猿猱:猿猴。
湛清輝:閃耀著清澈的光輝。
漢陰機:出自《莊子·天地》,指世俗的機巧之心。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表達的情感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歷途中經過羚羊峽,被這里的美景所震撼,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存在一定的紛擾,讓詩人產生了歸隱山林的想法。
這首詩描繪了羚羊峽的奇美景色,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描繪山水的高超技巧,是描繪自然景觀的佳作。
五老何年見,人間隔九霄。
黃精金井洗,蒼術玉門燒。
未遂玄沙志,翻將白紙招。
龍津終有合,攜手步山腰。
平原落日馬蕭蕭,
剩有山僧賦大招。
最是令人凄絕處,
垂虹亭畔柳波橋。
一自連云棧道開,杜鵑啼血濺莓苔。不如歸去無人聽,幾個朝衣出蜀來。
西望茫茫濯錦磯,山川祇似舊家時。杜鵑苦勸人歸去,望帝有宮胡不歸。
乳燕訝風驟,倏焉攜雨來。
渚洲逃困鮒,蛙蟈起歡雷。
油籽熟收盡,稻苗遲未栽。
天心如不虐,復把慶云催。
古木重陰偶蔽時,回頭百事與前移。
西風吹斷游仙夢,細雨寒生失偶思。
稱壽笑攜鸚鵡盞,棲身盟共鳳凰枝。
一場春夢知何處,古木重陰偶蔽時。
瞠目東鄰事北征,勞勞席帽旅魂驚。
頻年封豕開邊釁,鎮日寒蟬噤冷聲。
賈誼匡時曾上策,劉蕡下第轉知名。
「陽春」忽入巴人耳,竟使先生累后生。
桂樹植前檐,
芳香滿林薄。
月夜隨風飄,
疑自廣寒落。
人間天上兩沈沈,
想見云羅寂寞心。
一自漁郎迷去路,
花源雖遠許重尋。
系馬山前崄欲攀,山深忽聽水潺湲。
煙霞掩映層巒外,樓閣參差古樹間。
仙境已知塵世隔,俗人不到洞門閒。
我來駐屐仍留句,驚起潛龍涌出關。
張公屋畔盡桑麻,
李老園中只種花。
滿目風光無限好,
笑呼銀盌酌流霞。
閫制恩威足,邊防戍守牢。
政平多暇日,民費絕秋毫。
豹尾天光近,螭頭地勢高。
孰令黃石水,旦旦只空號。
滿城簫鼓樂無央,共說明朝是孟陽。
卻笑流年成老大,詎堪隨眾廁班行。
厭聞爆竹除殘歲,謾對梅花憶故鄉。
何日得償林下愿,簿書鞅掌任渠忙。
出世須拋世俗文,
休論何遜與陰鏗。
但求仙伯三年艾,
會向彌明頂上行。
暮鴉巢樹定,春望正漫漫。
月夜地曹靜,風郊天仗寒。
萬年周社稷,百辟漢衣冠。
深愧書生腐,惟馀一寸丹。
深院無人月墜空。絲絲遞麝繡芙蓉。曉風柳岸伴惺忪。
暗憶馀香猶在腕,分明新夢乍生胸。海棠枝上淚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