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長城作
金墉迤邐倚山尖,想象當時守備嚴。
但擬天驕祛冒頓,那知民怨萃蒙恬。
千秋形勝因循覽,萬古興亡取次覘。
自是天心無定向,從來違順卜黧黔。
金墉迤邐倚山尖,想象當時守備嚴。
但擬天驕祛冒頓,那知民怨萃蒙恬。
千秋形勝因循覽,萬古興亡取次覘。
自是天心無定向,從來違順卜黧黔。
金色的城墻曲折連綿地倚靠在山尖,想象當時的守備十分森嚴。本想讓天驕般的君主驅逐匈奴,卻不知百姓的怨恨都集中到了蒙恬身上。千秋萬代的險要地勢依次瀏覽,古往今來的興亡更替逐一察看。自然是上天的心意沒有固定方向,從來都是根據百姓的順逆來預測興衰。
金墉:金色的城墻,這里指長城。迤邐:曲折連綿。
天驕:漢代人稱北方匈奴單于為天之驕子,后來稱少數民族君主為天驕。祛:驅逐。冒頓:秦漢之際匈奴單于。
萃:聚集。蒙恬:秦朝將領,曾負責修筑長城。
形勝:地勢優越便利。因循:依次。
取次:逐一、依次。覘:察看。
天心:上天的心意。
違順:指百姓的順從與違抗。黧黔:指百姓。
此詩可能是乾隆帝在巡視長城時所作。清朝統治者重視對邊疆的管理和防御,乾隆帝在巡視過程中,看到長城這一雄偉的防御工事,聯想到歷史上修筑長城的故事,從而引發了對歷史興亡和民心向背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歷史興衰與民心的關系。其突出特點是借長城這一歷史遺跡展開對歷史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文學史上體現了乾隆帝的文學素養和對歷史問題的關注。
海國霽煙景,長林氣鴻濛。遙峰積翠起千丈,九天秀出金芙蓉。石泉淙淙灑風雨,銀河半落橫蒼穹?;幸缮碜炖严?,萬壑五月生寒風。對此發長嘯,逸氣凌丹虹。閒移輕棹入空碧,武陵盡處緣源窮。鷗沙潮落見溪釣,鶴林月上聞煙鐘。以茲便欲賦歸去,孤琴未許來相從。始知幸接明盛世,誰能斂跡對塵蹤。
中峰曉望白云間,已報征車出漢關。潦倒一官違子職,殷勤萬里戀親顏。楚山盡處魚書杳,蜀水流余雁影閑?;厥卓蓱z戎馬地,夜深明月滿關山。
飯了小園間,乘晴享此閑。因行掃黃葉,隨意看青山。取徑嫌林密,為基惜地慳。繩床坐來久,一飲又徐還。飲亦微微醉,歸來睡思濃。身形方放腳,鼻息自填胸。熟美可嫌老,輕安只益慵。分明醒復寢,不覺到昏鐘。
隔墻消息逗,遙指一枝新。索笑來檐際,尋芳過水濱。香霏千樹雪,花發滿園春。莫問古梅渡,荒涼愁煞人。
一一須梢一霧珠,曉來雨意尚躊躇。落花也避東風惡,水面相驅亸向隅。
搔首問青天,奇事古未有。卓卓邦之良,伐木難求友。彼哉復彼哉,蠅營而狗茍。遇合轉有期,黃金印懸肘。豈真造物心,厚薄薄者厚。施報終循環,禍福暫雜糅。慎勿快一時,而貽子孫丑。世路何險巇,凜若馭索朽。大千世界中,豈容此辣手。名利與恩怨,錮人如枷杻。靜悟得真詮,俗塵幾抖擻。我友趙涇川,同心堅素守。時正屆重陽,邀朋置酒瓿。酒酣析此理,細比牛毛剖。整頓入新時,詩如獅子吼。我為進一解,負人人亦負。何如息所營,事事居人后。澹泊葆天真,毋為戎之首。鄉居學老農,躬耕十余畝。冠帶不能拘,群小不得糾。徜徉以俟時,終當得所偶。否側伏草間,高歌將進酒。
嫩寒作雨,新綠窺窗,雙燕來去。靜卷重簾,春在野塘閑處。雪后疏梅香欲斷,望中芳草無數。黯韶光,怕憑欄倦眼,故鄉云樹。記往日、舊家門巷,燈火元宵,喧笑相語。多少歡游,聽厭鬧年簫鼓。楊柳樓臺尋麗景,海棠池館裁新句。漸風流,付輕煙、舊情難賦。
燈籠白葛扇裁紈,身似山僧不似官。更得雙蕉縫直掇,都人渾作道人看。
蜀江之水何雄哉,奔騰疑從天上來。飛流直下幾千丈,大壑五月鳴風雷。飄然一望失西北,巫峽清秋起寒色。聲撼長川白日寒,氣蒸大漠青冥黑。我時曾向錦城游,觀濤獨上瞿塘舟。劃然長嘯震林谷,短簫嗚咽回中流。與君對此嘉興發,便欲因之泛溟渤。好挾飛仙汗漫游,孤篷醉倚西江月。
幾年惆悵荔枝紅,婦薦孫擎壽媼翁。我亦得歸無此樂,弟兄相對小燈籠。
北風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門。樓觀飛翔山斷際,松筠陰翳水來源。升堂猿鳥晨窺坐,乞食帆檣莫繞村。誰道溪巖許深處,一番行草認元昆。
丈室曾聞寄宿,尺書頻遣尋盟。扁舟他夜月色,孤閣寒江雁聲。
曉窗怯怯羅衣薄。癡打鸚哥豆落。呼鬟欲剪雨中花,為甚淚含來,花人情自各。睡起青絲關不住??椩诿挤逡惶?。非愁非病為誰來,癡倚玉樓前,忘卻收針刺。
儂家沒興眼無筋,錯中南方蠱毒深。一掬肝腸俱裂破,年年此日痛傷心。
炎歊撲面火流云,道路爭迎白練裙。借問先生何處去,睢城寺里打碑文。沁州碑石漢陵旁,地下玄龜殼也藏。莫怪摩挲成久立,書家知是郭謙光。流杯亭石何年破,立馬鐫名幾字存。契苾墳前崖子上,家雞筆法尚堪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