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秋水凝細縠,秋月明雙杵。
江南雁欲歸,來向簾前語。
今日臨長亭,明朝折楊柳。
落葉有相逢,行人未回首。
秋水凝細縠,秋月明雙杵。
江南雁欲歸,來向簾前語。
今日臨長亭,明朝折楊柳。
落葉有相逢,行人未回首。
秋天的江水如細皺的絲綢般凝結,秋天的月亮照著兩個搗衣的杵發出明亮的光。江南的大雁將要北歸,來到簾前仿佛在訴說著什么。今天在長亭送別,明天又要折柳表達惜別之情。落葉還有再相逢的時候,而遠行的人卻不曾回頭。
縠:有皺紋的紗。這里形容秋水泛起的細波。
雙杵:搗衣用的棒槌,這里指搗衣的動作。
長亭:古時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餞別處。
折楊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表達的送別之情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送別友人之際。當時社會或許存在離別頻繁的現象,詩人借景抒情,表達內心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之情和對行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以其質樸情感和自然語言展現了古代送別詩的魅力。
擔頭活計任推移,前世生身后世知。瀝血山中留語句,至今橛上系驢兒。
公子髫年四海聞,城南侍獵雪雰雰。馬盤曠野弦開月,雁落寒原箭在云。曾向天西穿虜陣,慣游花下領儒群。一枝瓊萼朝光好,綵服飄飄從冠軍。
都亭離宴對斜暉,萬里星軺歲暮歸。蜀嶺云低迎晝錦,巴江草綠換春衣。天連上國書難達,山斷中原夢不違。南北嚴兵當此日,豈容常掩故園扉。
花凍了,梅蕊撥春辰。小別江山簾昨卷,新詞天氣夢還珍。秀句接年親。
墻北梅枝破玉,地中葭管飛灰。爐燼呼童續火,雪深邀客銜杯。
青山自在人情外,白業空消?土中。歲晚一帆江海去,群飛爭看刺天鴻。
西星白,東星黃,南星雁,北星狼。赤熛不敢怒,威靈不敢仰。招距不敢拒,葉光不敢抗。況爾羅侯曜,向午奸太陽。太陽剝未復,光道日倀倀。太山有巨靈,目睹哭扶桑。手取甘泉水,為日洗重光。明堂亮,太階平,黃白泡滅,雁狼燐亡。
五斗區區肯折腰,眉山早計不如陶。小屏一枕還鄉夢,五柳門前月正高。
文郎氣如虹,北上何匆匆。重經九折坂,復覽百步洪。日月回地底,山河極云中。有書一萬言,欲獻明光宮。蚩尤觸山折天柱,百川亂流赤子苦。龍驤未見下益州,虎旅猶聞駐靈武。草白風騷騷,跋涉無乃勞。驊騮識駿骨,鸑鷟非凡毛。臨岐更酌酒,飛雪落征袍。何以致縋綣,綿帶昆吾刀。
漾暖紋波飐飐,吹晴絲雨濛濛。輕衫短帽西湖路,花氣撲春驄。斗草褰衣濕翠,秋千瞥眼飛紅。日長不放春醪困,立盡海棠風。
攙搶星,攙搶星,夜夜西伴長庚明。煌煌火龍東未升,攙搶經天掩陽精。李淄青,胡不庭,陽谷倒戈,太行假兵。攙搶夜半,雨血齊城,金雞喔喔東方明。
淡淡晴光倒浸川,去年風景似今年。何人疋馬郊行急,茅屋家家待舉煙。
暫停軒蓋離人醉,忽聽河橋去馬嘶。悵望那堪春草遍,勞歌不盡夕陽低。天開鳥道三秦外,地入蠶叢萬嶺西。抗疏只今憂轉切,幾回清夢到金閨。
行腳歸來馬簸箕,重龍山上有駒兒。鍬鋤底下無人問,要見江湖船子師。
素公死后閑名在,末后句如黃石書。殺盡英雄人不見,子房兩眼似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