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林上人東游兼柬錢黍谷先生陳其年同學
自笑詩多蔬筍氣,近來常伴梵公吟。
秋潮紅蓼江邊棹,夜雨青鐙世外心。
忽系麻鞋追去雁,尚揮松柄落空砧。
東行儻遇陳驚座,為說相思苦滯淫。
自笑詩多蔬筍氣,近來常伴梵公吟。
秋潮紅蓼江邊棹,夜雨青鐙世外心。
忽系麻鞋追去雁,尚揮松柄落空砧。
東行儻遇陳驚座,為說相思苦滯淫。
我自嘲自己的詩作多有蔬筍般的清苦之氣,近來常常陪伴著梵林上人吟詩。秋天里,江邊紅色蓼草映照著船槳;夜晚的雨中,青燈旁有著超脫世俗的心。忽然系緊麻鞋,像追趕遠去的大雁般急切;還揮動著松柄,卻只聽見空落的搗衣聲。你向東去倘若遇到陳其年,替我訴說相思之苦難以排遣。
蔬筍氣:指詩文中清淡的風格。
梵公:指梵林上人。
紅蓼:一種水生植物,秋季開紅花。
青鐙:即青燈,光線青熒的油燈。
麻鞋:麻制的鞋子。
松柄:可能指松枝做的拂塵之類的物品。
空砧:空的搗衣石,這里指搗衣聲。
陳驚座:指陳其年,他有才華,曾使座客驚異。
滯淫:久留,這里指相思之情難以排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詩人送梵林上人東游,同時要讓其給錢黍谷先生和陳其年帶話。當時可能詩人與他們交往密切,因友人即將遠行而觸發了創作靈感,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寄托相思。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幽之景襯托離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詩歌創作水平。
門外落花流水。日暖杜鵑聲碎。
蕃馬小屏風,一枕畫堂春睡。
如醉。如醉。正是困人天氣。
此山已是勝天臺,
峰頂寥寥正眼開。
無限水云難湊泊,
卻容掃地相公來。
惟有人心高似天,誰知造化五行偏。
貪心欲享千年壽,立意徒勞萬頃田。
做到尚書思閣老,既為皇帝望升仙。
榮華富貴皆前定,惟愿兒孫世代賢。
北山煙霧始茫茫,
南津霜月正蒼蒼。
秋深客思紛無已,
復值征鴻中夜起。
逍遙社里周夫子,
太極圖成晝掩關。
欲驗個中真動靜,
終朝臨水對廬山。
月之十八,記諸公共飲,錢郎書屋。祭酒能為解散髻,下語千人都伏。東觀名卿,南朝才子,爭舉觴相屬。莫愁更鼓,任他燒短紅燭。
何意尊合杯闌,一雙么鳳,齊注橫波目。假使客中皆此夜,詎羨八州之督。上客如風,佳人似雨,薄命余同鞠。鞠兮惜汝,一生長被人蹴。
韶齡期學道,老去尚迷陽。
日恐童心減,年驚旅鬢蒼。
欲歸匡岳去,重使故交傷。
未寤人間世,何由應帝王。
壁間誰繪傲霜株,淡淡秋容鶴樣臞。
三徑渾疑香欲動,數枝如見墨初濡。
毫端點綴花多少,籬畔模糊雪有無。
添個淵明來采擷,悠然一幅聚芳圖。
潘子南中秀,意氣凌飛鴻。出門佩雙鞬,告別時匆匆。
駕言游燕趙,覽光蓬萊宮。杖策謁天闕,危言開帝聰。
上以陳王道,下以陳民風。慷慨抗高義,披肝瀝其衷。
予亦磈礧士,失志岐路中。長劍拂鞶厲,側睇心沖沖。
愿子茂大猷,寤寐思所崇。
一棹初逢積雨晴,客邊贏得寸心清。
地偏時喜北風軟,天迥獨看西日明。
懷古正貪詩逸響,可人更聽櫓柔聲。
尋常自有無窮妙,爭奈浮生識未精。
適聞梅作花,花落已成子。
杜鵑繞林啼,思從心下起。
酒邊馀夢,盡飛紅成陣。隔岸東風夜來緊。
甚故園歌舞,早付銷沈,腸斷處、才是清明相近。
歡盟終誤了,能幾芳韶,休道陰晴未應準。
空繞舊西廊,佇苦停辛,誰更惜、強支嬌俊。
算招得、當年雙燕來,怕春老梁空,棲香難穩。
溱洧芍藥堂背萱,
濃紅柔綠相映繁。
鄭衛之風久寂寞,
坐無詩翁誰使言。
東去珠江水復西,江波無改水西堤。
畫船士女親操楫,晚粥魚蝦細斷齏。
出樹亂禽忘雨后,到篷殘日與橋齊。
重來三月灣頭路,蔽海遮天綠尚低。
滿地春風醉不知,
漢皋金谷任他吹。
落花回雪真何有,
宛轉如云點綴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