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日赴史漕賞月二首 其二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
一輪初散彩,八表盡傾心。
永夜真同晝,浮云不蔽陰。
主人澄靜性,萬古亦常今。
此夕非常夕,金波涌碧岑。
一輪初散彩,八表盡傾心。
永夜真同晝,浮云不蔽陰。
主人澄靜性,萬古亦常今。
這個夜晚不同平常的夜晚,金色的月光如波浪般在青山間涌動。一輪明月剛剛灑下光彩,四面八方的人都為之傾心。漫長的夜晚真如同白晝,浮云也不能遮蔽月光。主人有澄澈寧靜的品性,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金波:指月光。
碧岑:青山。
八表: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永夜:長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中秋日詩人赴史漕處賞月時所作。當時正值中秋佳節,人們有賞月的習俗,詩人在與友人相聚賞月的情境下,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中秋月夜美景和主人品性。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景襯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人中秋賞月的雅趣和情感。
日者悲離索,公今又眇冥。門人辦韓集,子舍得韋經。此去念筑室,空來聞過庭。平生無路見,終古泣松銘。
老農勤畚鍤,歲暮閱星霜。相見如遺秉,安能助太倉。晚晴雞鶩喜,蓐食婦姑忙。應有深村酒,招邀隔短墻。
帝京寥廓沒煙垓,肥馬香車競往來。寄影明時疑骨相,和塵霜月染髭腮。更飛熱海思高翥,會飲冰壺釋綺哀。放眼苕華盡黃矣,更從誰上舞雩臺。
擢秀芝蘭畹,來嬪詩禮庭。好羞貧更潔,壽發短猶青。秦號封方寵,蓬瀛駕不停。天風助哀怨,吹雨濕丹銘。始訝生兒異,那知有母賢。客無三至感,家獨一經傳。恨鎖魚機帳,悲纏馬鬣阡。他年陳五鼎,清晝下云軿。
鳳凰山前憲使堂,尋常六月凜飛霜。堂中使者清于玉,黃鶴白云離思長。
水流豈無源,草生固有根。東風洄驚瀾,吹此野燒痕。亂離失母痛,割腸難斷恩。念如兩慈烏,饑號各孤鶱。煙迷太湖渚,霜隕吳會門。七年一朝見,九起萬死魂。蘭沼草復茁,尺蠖信乾坤。上承高蓋旋,景入無永昏。下憑大載安,轍窮有回轅。衣破淚始滅,哭絕聲始吞。始命茍有逆,終雨不洗冤。春暉轉忘憂,式復念倚門。翻思在離別,豈料俱生存。馀歡菽粟具,辛勞勿出言。我歌良苦吟,頑薄當彌敦。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岡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彊對。
燕頷風云切大荒,雕鞍新熱冷紅妝。權奇到底應須盡,其奈蛾眉也是霜。
不寐宵聲發,孤吟秋色來。關城羽林騎,鐘鼓柏梁臺。世事文章遠,鄉心戰伐催。長安李生在,猶可對銜杯。
寒猋自西北,薄曙凄中林。攬衣起徘徊,慷慨懷昔人。壽不及顏子,而有樂道心。擔笈三千里,六七年于今。風雨守窮檐,抱志暫安貧。念此冰雪姿,意氣干星辰。精銳造物妒,乖沴中肺金。適予移茅屋,扁舟發榕陰。依依向長薄,帆沒海煙深。到山始一月,遽然聞訃音。盼望絕云濤,中宵情莫任。為學苦不蚤,清標負高岑。自夏復徂冬,驅隙忽骎骎。猶憶別離時,美言竟斯晨。九仞虧一成,石上空微因。
我向淇園問竹竿,聞君猶阻嘯臺看。歸朝司馬游寧倦,歷國延陵意未闌。衛水客來篇詠少,蘇門人去酒杯殘。探奇倘就梁都賦,題品能無重士安。
素月澄澄斗轉移,銀河一派徹東西。風隨鼓角爭先應,鳥避旌旗不敢啼。志若明蟾清絕翳,心同碧漢靜無私。雄師夜宿同英武,氣槩森森采石磯。
不信天公竟絕人,居然雨止物華新。亂山浴罷翻增媚,野水生來已效顰。曳杖倍添腰腳健,忘情更覺性情真。兵戈叢里逢重九,能到桃源且避秦。
遠持玉節度秦關,四牡騑騑不憚難。旆影迥隨山月曉,劍光高射斗牛寒。宣揚上德頒恩賞,咨訪群情進治安。直指繡衣今古重,佇看褒錫拜金鑾。
薄暮人人射獵歸,城端秀塔掛斜暉。雷公廟里多簫鼓,十里風吹出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