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黃龍洞擬游不果
玲瓏卞山麓,奇絕在金井。
巖戶怪石函,乖龍喚不醒。
清秋斂云霧,回望突高頂。
日暮足力疲,去路愁耿耿。
夕陽澹鴉背,谷口送人影。
松子時一聞,歸樵下西嶺。
玲瓏卞山麓,奇絕在金井。
巖戶怪石函,乖龍喚不醒。
清秋斂云霧,回望突高頂。
日暮足力疲,去路愁耿耿。
夕陽澹鴉背,谷口送人影。
松子時一聞,歸樵下西嶺。
在玲瓏的卞山山麓,最奇妙的地方當屬金井。巖洞像裝著怪石的匣子,潛藏的乖龍仿佛怎么也叫不醒。清秋時節云霧收斂,回頭望去山峰高高突起。天色漸晚我已體力疲憊,為前方的路發愁不已。夕陽的余暉淡淡地灑在鴉背上,谷口送走我的身影。時不時能聽到松子掉落的聲音,砍柴的人正從西嶺歸來。
玲瓏:形容卞山精巧細致。
乖龍:傳說中不經天帝允許而私自行雨的龍,這里指潛藏在巖洞中的龍。
耿耿:形容心中不安。
澹:同“淡”,指夕陽余暉暗淡。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清秋時節來到卞山,本打算游覽黃龍洞,但因日暮體力不支未能成行,于是寫下此詩記錄當時的所見所感。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詩人擬游黃龍洞不果的經歷和感受。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銳感知和細膩表達。
崇巒互經亙,靈氛廠玄蓋。天風散鼓鐘,旦夕發清籟。日晏紫芝茁,山靜幽鳥萃。真機秘心賞,要在達者會。
此日群公過,能令稚子歡。珠光海月動,劍色夜星寒。牢落千年在,浮沉萬事安。時人歸眼底,世道總眉端。
方舟去鳷鵲,鵠引欲相要。晨鳧移去舸,飛燕動歸橈。雞人憐夜刻,鳳女念吹簫。雀釵照輕幌,翠的繞纖腰。復聞朱鷺曲,鉦管雜回潮。
知有相過處,終朝不見來。幾回聞犬吠,數起把門開。翹首瞻車蓋,專心拂酒杯。徘徊日又夕,客思苦難裁。
湖平與天闊,水澹共云浮。宿棹依蒲蔣,回檣逐鷺鷗。
雙蝶忽飛來,撲之意偏好。繡扇著春堤,恐污宜男草。
瑞花亂落似飛瓊,極目乾坤一色明。瘦竹低垂銀裊娜,遠山高聳玉崢嶸。蕓窗皎潔書聲雅,蕙帳虛澄鶴夢清。恍惚剡溪溪上景,王猷孤棹岸邊橫。
香貂寶馬獵天山,塞女酡酥捧未閒。長與丁零俱用事,漢臣無計贈刀環。
風雨放船不惡,淮南九月未霜。一色黃花十里,后身猶作柴桑。
從他赤日也清涼,室利南來是道場。不似石家金谷地,熱心偏向綠珠忙。
帶雨和煙未可名,春風處處不勝情。于今南浦知多少,都向王孫去后生。
滄洲葉脫風有聲,漁舠兩兩從復橫。菁江步口日欲沒,竹山潭邊潮欲生。鳴榔四合波圍蹙,掛網雪鱗穿翠束。驚起沙頭白雁群,斜行書破秋天綠。
春寒文陣戰頻更,要向龍江著步平。北斗光含劍氣合,南宮雪映筆花明。苑邊日麗鶯初囀,天上陽回蟄已驚。領取皇都新景色,絳桃紅杏逐春生。
七十方離俗,皤然成老僧。人間猶父子,世外得親朋。底事商塵劫,清宵共佛燈。隱峰曾有妹,先此樂仍仍。
盧女初來魏帝家,樓前楊柳倚風斜。新衣只擬裁金縷,綠鬢何堪點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