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修簫譜
鵲爐煙,鸞鏡影,記向畫屏見。竹葉花裙,白苧趁時剪。是他病后心情,愁中風度,幾曾帶、玉釵金釧。
錦堂畔。早把銀燭高燒,重簾隔嬌面。射覆分曹,姊妹半宵宴。只馀幾度回眸,一聲長嘆,瞞不過、杏梁雙燕。
鵲爐煙,鸞鏡影,記向畫屏見。竹葉花裙,白苧趁時剪。是他病后心情,愁中風度,幾曾帶、玉釵金釧。
錦堂畔。早把銀燭高燒,重簾隔嬌面。射覆分曹,姊妹半宵宴。只馀幾度回眸,一聲長嘆,瞞不過、杏梁雙燕。
鵲形香爐飄出裊裊香煙,鸞鏡映出她的倩影,我還記得在畫屏前初見她的模樣。她身著竹葉花紋的花裙,那白苧裙裝是應時裁剪。這是她病后的心情,帶著愁意的風度,幾乎不曾佩戴玉釵金釧。在華麗的廳堂旁,早早地把銀燭高高點亮,重重簾幕隔開了她嬌美的面容。大家玩著射覆、分曹的游戲,姐妹們歡宴了大半夜。只剩下她幾次回頭張望,一聲長嘆,這可瞞不過屋梁上的一雙燕子。
鵲爐:鵲形的香爐。
鸞鏡:鏡子的美稱。
竹葉花裙:帶有竹葉花紋的裙子。
白苧:白色苧麻織成的布,這里指用白苧做的裙子。
射覆:古代的一種游戲,把東西覆于器物下讓人猜。
分曹:分組。
杏梁:用杏木做的屋梁。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詞人在參加一場宴會時,看到一位病后女子的憂愁狀態,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刻畫一位病中女子的憂愁形象,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環境烘托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寫作技巧。
青山無隙地,會景方卜筑。那知藩籬外,隱予誠亦足。
還憶去年辭白下,卻憐今夕在黃州。空江積雪添雙鬢,細雨疏燈共一樓。世難久拚魚雁絕,家貧常為稻粱謀。歸來故舊多凋喪,愁對東風感壯游。
飛盡楊花別,相看不自由。征人望絕塞,少婦倚空樓。易換春前色,難聽角里愁。無情江上水,日日送行舟。
憂國誰當著一鞭,山翁猶自淚泫然。龍鐘愧我非裴度,何日同君買醉眠。
一夜瑤花滿禁階,曉來旭日映西齋。宮人團雪作獅子,笑把冰簪當玉釵。
浩渺何年始。望膠灣、島山橫立,逼人海氣。大月乍生云濤裂,一霎光傾萬里。便世上、回天轉地。終古星云流不盡,更從誰、問取高寒意。渾欲忘,廿年事。棧橋默對滄波醉。漫思量、荒臺列艦,驪愁鮫淚。蕩盡劫灰重收拾,無限河山信美。獨微聞、梵音潮水。青女素娥休斗作,愿億家、解領團圓味。風欲動,群鷗起。
才智人難及,上官能用賢。梅仙無一事,蓮幕坐三年。政譽傾千里,歸途仰二天。辟書聞早上,松菊莫留連。
泠泠雙澗瀉秋音,萬齒溪頭奏一琴。雨后更添猿鶴操,夜寒真是水龍吟。年光送盡從朝暮,律調含來自古今。借得許由當日耳,聽頻誰不為清心。
太史有光輝,移家向帝畿。那能將彩筆,不去侍彤闈。□啟含香入,宵分賜食歸。他年看控馬,轡影灑沙堤。
舟從巖口入,驚起郁雞飛。石出多成筍,山開動作圍。香生芳草地,影亂白云衣。清絕錦江水,峰峰浴翠微。
山遠洞難窮,相傳舊隱龍。蟠泥知幾載,穿石見遺蹤。靈骨巖中換,陰云日下從。鄉人祈旱歲,歌舞尚虔恭。往昔開鋤古洞存,神龍曾隱穴山巒。靈蹤何日青天去,云氣無時白晝寒。穿石分明印鱗爪,履泉驚懼作波瀾。于今霖雨均方國,來客休疑尚此蟠。
高軒雖駐軫,馀日久無輝。以我辭鄉淚,沾君送別衣。
暫處群雞亦挺然,清聲嘹亮徹旻天。信知華表千年鶴,不負東坡二頃田。丹頂豈須文武火,羽衣元是島萊仙。一塵不染青田背,笑爾揚州俗士纏。
一徑尋源入,昔人此避秦。衣冠今孔道,車馬日生塵。澗水難容艇,漁郎孰問津。仙凡終古隔,耕鑿幾家鄰。
柿葉經霜菊在溪,天寒落日見雞棲。西家有客篘新酒,紅葉蕭蕭蓋芋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