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賣花聲
一架荼蘼映畫屏,
賣花聲里夢初醒。
渾忘八十年光近,
還似兒童枕上聽。
一架荼蘼映畫屏,
賣花聲里夢初醒。
渾忘八十年光近,
還似兒童枕上聽。
一架荼蘼花映照在畫屏上,賣花的聲音將我從睡夢中喚醒。全然忘記自己已接近八十歲,還好像兒時在枕上聽賣花聲一樣。
荼蘼(tú mí):一種薔薇科植物,常于暮春開花。
渾忘:完全忘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年近八十,可能在暮春時節,聽到賣花聲后,勾起了對童年的回憶,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賣花聲抒發對童年的懷念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小見大,用生活中常見的賣花聲引發深刻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敏銳感知。
水旱關何事,
兵兇孰汝憐。
但尋師辟谷,
莫誤客求田。
不知秋何如,明月照人寢。上照鳳凰琴,下照鴛鴦枕。
不知秋何如,朝云一片白。半是巫山魂,半是湘江魄。
不知秋何如,花開盡清絕。蘋花白于脂,蓼花紅于血。
不知秋何如,鳴蟲先解意。長聲搗衣篇,短聲織錦字。
金烏卷海水,東欲上扶桑。
石性本沉滯,不能隨波揚。
絲縈自作繭,漸老甘退藏。
竹會有青色,牽人幽興長。
匏羹若可飽,何必羨牛羊。
土室若可安,不須高棟梁。
革以脂自柔,鐵遇火則烊。
木可揉而直,惟士心有常。
百沸溫湯寺,一泓清可憐。
體明無遁照,用廣不論錢。
避俗潛邊谷,從僧傍野禪。
誰當鉆地脈,試看孰為燃。
延陵手拓禽彝銘,古香著紙松煙青。二十三字科斗形,錢氏阮氏詮釋精。
粵稽周鼎東遷后,彝器銘勛歷年久。釋某為謀又作右,偏旁闕略通篆籀。
王祭于社名曰宜,公謀諸禽司其儀。受脈交福稱厥職,錫金百鍰禽作彝。
伊昔《春秋》嚴筆削,許男何不書侯爵。杞滕自貶齊晉雄,黜陟無權視強弱。
古今大誼惟尊王,諸侯助祭登廟堂。《黍離》以降競蠶食,百千祀物嗟淪亡。
夔龍饕餮付殘劫,毀及尊卣鐘鼎?。此彝可寶銘可讀,拓本相詒韞諸櫝。
墨云擁護蛟螭蟠,字字昆刀切玄玉。請編款識摹奇文,補入歐陽《吉金錄》。
座上紅裙來進酒。接杯不是烏衣手。腹有藏珠錢在口。君知否。從今再莫輕屠狗。
只說黃金高北斗。誰為雞口非牛后。怕見金毛獅子吼。快些走。管他荷葉蓮蓬藕。
鳧鴨朝來浴彩衣,前江水暖鴨先知。
春聲入棹歌三疊,別館臨江酒一卮。
考德遠煩依丈席,承顏亟為曠庭帷。
寸陰轉眼君應惜,花下重逢未有期。
江梅破臘桃舒錦,野竹含風柳帶煙。
笑我獨穿東郭履,踏歌來送下江船。
風塵迅掃應千里,冰玉相看又隔年。
為別交親須盡醉,玉瓶雙倒越江邊。
三洞相連等貫珠,高秋登覽興何如。
安得□借世人□,仙境寧嫌釋氏居。
□甚□宜深避□,□然剩喜共逃虛。
重游未必歡□□,石上聊得歲月書。
數聲牧笛夕陽低,
從筱荒茆路欲迷。
相對忘形牛背鵲,
一犁春水愛春畦。
彭蠡太湖三十驛,
澄江如練憶玄暉。
他年云海相逢處,
還取苕溪一葉飛。
今日自須欣喜,
明朝池上秋風。
聽雨如聽古樂,
得書似得良朋。
婀娜輕帆日載陽,靈巖山翠接橫塘。與君約束紅藤杖,飽領梅花廿里香。
撰取良時作勝游,三人同載木蘭舟。東君作意加裝點,柳色鵝兒水鴨頭。
橫塘西接采香涇,三面都圍蒼玉屏。要與松枝了公案,先吟詩句報山靈。
夕陽明滅亂山椒,水畔寒香陣陣飄。何必更尋花處看,銷魂只在虎山橋。
雅興應仍在,賢勞已共知。
更尋樵徑去,相約食瓜時。
真面須重認,深根可自披。
楊聲聞戛戛,泉響和澌澌。
秘閣思添帙,郵筒敬寄詩。
非君成勝事,屬望復誰居。
新粉墜瑯玕。荷露初圓。滿城風雨忽生寒。莫便重陽時候也,一例心酸。
小扇迭新紈。空畫乘鸞。流螢飛渡曲欄桿。休傍牙簽頻掩映,不是儒冠。
烽火連江國,
高樓獨倚闌。
綠楊三月雨,
千里覺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