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跑泉寺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溪谷。
藍輿過寺門,石骨亂飛瀑。
跨澗飲列虹,方池浸寒玉。
朱鱗戲碧波,翠蘚上斑竹。
紺殿俯冬青,齊奉古天竺。
攜樽塔院西,野梅傍山麓。
因想坡公游,葛巾連野服。
引瓷夜月涼,樹下《茶經》續。
甘冽賽中泠,七碗驅煩濁。
余亦掛詩瓢,聊步古人躅。
藉此一泓清,鑒彼須眉綠。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溪谷。
藍輿過寺門,石骨亂飛瀑。
跨澗飲列虹,方池浸寒玉。
朱鱗戲碧波,翠蘚上斑竹。
紺殿俯冬青,齊奉古天竺。
攜樽塔院西,野梅傍山麓。
因想坡公游,葛巾連野服。
引瓷夜月涼,樹下《茶經》續。
甘冽賽中泠,七碗驅煩濁。
余亦掛詩瓢,聊步古人躅。
藉此一泓清,鑒彼須眉綠。
山路上彌漫著幽花的香氣,我探尋泉水走進溪谷。乘坐竹轎經過寺廟大門,只見怪石嶙峋間瀑布飛瀉。橫跨山澗的彩虹像在飲水,方形水池中倒映著寒玉般的景象。紅色的魚兒在碧波中嬉戲,翠綠的苔蘚爬上了斑竹。青紫色的佛殿俯視著冬青樹,一同供奉著古天竺的佛法。我帶著酒杯來到塔院西邊,野梅生長在山麓旁。由此想起蘇東坡來此游覽,頭戴葛巾身著野服。夜晚月光清涼,從瓷管引水,在樹下續寫《茶經》。這里泉水甘冽賽過中泠泉,喝上七碗能驅散煩惱污濁。我也掛起詩瓢,姑且追隨古人的足跡。憑借這一泓清泉,映照我須眉的綠意。
馥:香氣彌漫。
藍輿:竹轎。
石骨:指嶙峋的怪石。
紺殿:青紫色的佛殿。
古天竺:指佛教發源地天竺。
樽:酒杯。
坡公:指蘇東坡。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頭巾。
引瓷:從瓷管引水。
中泠:泉名,在江蘇鎮江金山下,號稱天下第一泉。
詩瓢:唐詩人唐求曾把詩稿放入瓢中,后人以詩瓢指代寫詩。
躅:足跡。
虎跑泉寺歷史悠久,是著名的游覽勝地。詩人游覽此地,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聯想到古人在此的風雅之事,于是創作此詩以記錄這次游覽經歷和內心感受。
這首詩描繪了虎跑泉寺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古人生活的向往。詩中寫景細膩,聯想巧妙,在文學上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體現了古代文人游覽名勝時的風雅情趣。
贏得許多愁。歲月悠悠。秋風秋雨冷雙眸。欲贈湘君搴杜若。難問芳洲。 長嘯倚南樓。霜鬢颼颼。欄桿拍遍把吳鉤。惆悵歸來無個事,又上燈篝。
遼西重地,東臨碣石,朔風塞馬蕭蕭。臺上呼鷹,磧中走狗,千人弓箭橫腰。牙纛抗招搖。看雕翎落處,雨血風毛。日暮山空,寒烏饑兔正悲號。 將軍坐地分曹。有健兒行炙,美女彈槽。再打一圍,揚鞭歸去,戍樓畫角聲高。何似霍嫖姚。笑當年猿臂,射石空勞。顧語參軍,醉中磨盾好揮毫。
使群蕭灑上賓閑,金地無人畫敞關。 風靜簫聲來世外,日長仙境在人間。 詩成郢客爭揮翰,曲罷吳姬一破顏。 此節東南無此會,高名千古映湖山。
松桂擢危岑,煙云書亦陰。 洞門雖不鎖,誰測洞中深。
他鄉遷客恨悠悠,此日長沙宅尚留。 寂莫空梁棲鳥雀,蕭條古院閉松楸。 幾年宦況同云薄,一去君恩共水流。 欲采江蘺傷往事,半天風雨洞庭秋。
憐君謫宦楚江來,門外湘波日夜回。 廢井年深生亂草,古墻春盡長荒苔。 猿聲似訴孤臣恨,馬首空勞過客哀。 此地無須嘆寥落,長安甲第亦成灰。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知音者少,算乾坤許大,著身何處。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尋歸路。多景樓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虛名相誤,十年枉費辛苦。 不是奏賦明光,上書北闕,無驚人之語。我自匆忙天未許,贏得衣裾塵土。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莼鱸江上,浩然明日歸去。
情高意真。眉長鬢青。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一劍橫空,飛過洞庭,又為此來。有汝陽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開宴尊罍。四舉無成,十年不調,大宋神仙劉秀才。如何好,將百千萬事,付兩三杯。 未嘗戚戚于懷。問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錢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蘇臺畔,花謝花開。盜號書生,強名舉子,未老雪從頭上催。誰羨汝,擁三千珠履,十二金釵。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消腸斷。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風顫。燈暈冷,記初見。 樓低不放珠簾卷。晚妝殘,翠蛾狼藉,淚痕凝臉。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但托意焦琴紈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凄怨。云萬疊,寸心遠。
萬馬不嘶,一聲寒角,令行柳營。見秋原如掌,槍刀突出,星馳鐵騎,陣勢縱橫。人在油幢,戎韜總制,羽扇從容裘帶輕。君知否,是山西將種,曾系詩盟。 龍蛇紙上飛騰。看落筆四筵風雨驚。便塵沙出塞,封侯萬里,印金如斗,未愜平生。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歸來晚,聽隨軍鼓吹,已帶邊聲。
彈鋏西來路。記匆匆、經行十日,幾番風雨。夢里尋秋秋不見,秋在平蕪遠樹。雁信落、家山何處?萬里西風吹客鬢,把菱花、自笑人如許。留不住、少年去。 男兒事業無憑據。記當年、悲歌擊楫,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劍,時解挑燈夜語。誰更識、此時情緒?喚起杜陵風月手,寫江東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羈旅。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
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 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