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其三 庚戌除夕客中
田廬盡賣。鄉里傳為子弟戒。
年少何人。肥馬輕裘笑我貧。
買山而隱。魂夢不隨溪谷穩。
又到江南。客況窮愁兩不堪。
田廬盡賣。鄉里傳為子弟戒。
年少何人。肥馬輕裘笑我貧。
買山而隱。魂夢不隨溪谷穩。
又到江南。客況窮愁兩不堪。
把田產房屋都賣了,鄉里人把我當作教育子弟的反面例子。那些年輕人,穿著輕暖的皮袍,騎著肥壯的馬,嘲笑我貧窮。我本想買山隱居,可魂魄和夢境都不能在溪谷山林中安穩。又來到了江南,客居的境況和窮困憂愁讓我實在難以忍受。
田廬:田地和房屋。
肥馬輕裘:騎著肥壯的馬,穿著輕暖的皮袍,形容闊綽。
買山而隱:指隱居山林。
庚戌年即1730年,此時詞人可能生活陷入困境,經濟上出現危機,不得不賣盡田產房屋。客居他鄉時,在除夕這個本應團圓的日子,更覺孤獨和愁苦,于是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詞人窮困潦倒、客居他鄉的愁緒。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等手法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突出,但生動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困境和精神狀態。
橫斜多似不成峰,迸出空冥盡籜龍。四壁痕留乾瀑布,半天香墮濕苔松。潭邊猿狖枝枝影,石上麇麚處處蹤。灌木悲吟山鬼答,離憂何處更相從。
我所思兮在青州,欲往從之路阻修。淄濰東下何悠悠,滿園布谷鳴叚鳩。母兮繰絲妹結紬,弟兮刈麥行西疇。道逢鄉人寄衣裯,展衣拂袖雙淚流。思之不見心煩憂。
孔德豈不弘,匡人恨陽虎。參孝亦以孚,曾母為投杼。平原虛掩涕,毛生非溺者。古有兩秋胡,空驚茂陵女。似是誠有端,偶來故無主。君子修冥冥,毀譽安足數。
莫向賢關浪過時,祖宗明訓也須知。圭針共惜盤中影,浮世爭誇夢里棋。漸近宮墻窺圣室,何愁雨露擇花枝。西廳袖手吾堪愧,繡出鴛鴦譜與誰。
昔賢當路者,聲名振華夏。朱輪玳瑁牛,紫鞚連錢馬。朝花舞風去,夜月窺窗下。想君貴易朋,居然應見舍。
嚴寒坐高館,引望月明初。長鋏愁羈客,奚囊走蠹魚。鼠欺深夜燭,雁落一行書。醉里于焉對,千林木葉疏。
山風料峭草凄迷,醉踏磯頭百尺梯。豈效謫仙來捉月,為窺幽怪覓然犀。春潮浩瀚斜陽滯,野色蒼茫遠嶠低。欲發長吟接今古,白云舒卷大江西。
春色三分,猶未一、元宵才過。行樂處、軟紅香霧,未收鐙火。楊柳梢頭青尚淺,梅花萼底紅初破。待東風、吹綠滿瀛洲,愁無那。無一物,為君賀。歌我志,君須和。問人生底事,必須奇貨。好對青山傾白墮,休嗟事業違人些。怕他時、富貴逼人來,妨高臥。
秦鑒雖至明,不能自照燭。楚劍徒云利,翻將自殺戮。有國茍失賢,若跣瞽雙目。況履艱險途,舉步成顛覆。秦楚昧于斯,寶器徒收畜。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其愛之也,引之上西掖鑾坡。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槁項黃馘,觸時干戈。其惡之也,投之于鯤鯨之波。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計東坡之在天下,如太倉之一稊米。至于臨大節而不可奪,則與天地相終始。
射策驚寰海,收名儗岱嵩。俄從白面士,遽作黑頭公。積善齡何促,流光后必豐。他年悲宰樹,獨在浙江東。舊陰交蓋處,草草遂離群。何意終天別,居然此地分。豐盈宜上壽,鼎盛忽西曛。遙想天臺路,悲笳慘暮云。有位居臺鉉,無年究遠猷。共懷三入望,忽嘆九原幽。歸葬新阡遠,追榮恤典優。興衰春夢短,人世諒何求。生平輕語別,徒恃接鄉閭。及此悲存沒,追維恨闊疏。已聞窀穸日,猶怪孟郊書。宿草他年哭,仍悲非故墟。
行盡風林雪徑,依然水館山村。卻是春風有腳,今朝先到柴門。
昨日徵書下九霄,登程行李喜蕭蕭。紫金山色凝新雪,楊子江聲帶早潮。武選典銓留偉績,祖筵惜別總英僚。廟堂早晚膺高擢,好竭丹衷答圣朝。
天上星光照錦袍,滿堂春色醉仙桃。燮調四序勛庸盛,輔翼三朝德望高。咸使華夷慕豐采,屢膺綸綍重華褒。不才謬忝夔龍后,惟祝南山酌翠濤。
風流誰似虎頭癡,湖海相逢未有期。此夜孤舟看片月,垂虹橋畔詠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