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宗之諸同年飲雞鳴山憑虛閤時羅太常景鳴作倡二首
細雨緣山到,清風待客來。閣凌霄漢起,門傍斗牛開。云樹千家錦,豪華六代才。遺蹤不可問,今古一銜杯。
二月到金陵,秋山始一行。人間無此地,坐上得清卿。痛飲平生侶,高樓萬古情。蓬萊在何處,縹緲暮聞笙。
細雨緣山到,清風待客來。閣凌霄漢起,門傍斗牛開。云樹千家錦,豪華六代才。遺蹤不可問,今古一銜杯。
二月到金陵,秋山始一行。人間無此地,坐上得清卿。痛飲平生侶,高樓萬古情。蓬萊在何處,縹緲暮聞笙。
第一首:細雨沿著山路而來,清風迎接客人到訪。樓閣高聳直入云霄,門戶仿佛傍著斗牛星而開。云霧籠罩的樹木如千家錦繡,這里曾匯聚六朝的才華。往昔的遺跡已難以探尋,古今之事都付于這一杯酒中。第二首:二月來到金陵,直到秋天才來此山一游。人間難尋如此美妙之地,座中能與高雅之人相聚。與平生好友暢快痛飲,在高樓上涌起萬古的情思。蓬萊仙山在哪里呢,暮色中縹緲地傳來笙聲。
緣:沿著。
凌霄漢:直入云霄。斗牛:星宿名。
豪華六代才:指六朝時這里人才輩出,繁華一時。
清卿:高雅的人。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作者與陳宗之等同年友人在雞鳴山憑虛閣相聚飲酒。金陵是六朝古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觸景生情,感慨歷史興衰,寫下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詩中“二月到金陵,秋山始一行”可推測是在秋季。
這兩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情,感慨歷史與人生。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情感世界。
趙家姊妹,合在昭陽殿。因甚人間有飛燕。見伊底,盡道獨步江南,便江北、也何曾慣見。 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長帶桃花笑時臉。向尊前酒底,得見些時,似恁地、能得幾回細看?待不眨眼兒、覷著伊,將眨眼底工夫,剩看幾遍。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券 一作:敕)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行若獨輪車,常畏大道覆。止若員底器,常恐他物觸。 行止既如此,安得不離俗。
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麥秀連云,桑枝重綠,史君佳政流傳。鳳銜丹詔,來自九重天。千里歡騰祖帳,棠陰外、多少攀轅。津亭路,紞如五鼓,難駐鄧侯船。 光華,家世事,門中列戟,圯上遺編。況建炎勛業,圖畫凌煙。此去朝端濟美,看平步、兩兩臺躔。須知道,中興盛治,主圣賴臣賢。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無拘無束無礙。(無拘 一作:且喜) 青史幾番春夢,黃泉多少奇才。不須計較與安排,領取而今現在。(黃泉 一作:紅塵)
可是江梅開晚,從教蠟雪來遲。此花清絕勝南枝。攙過春風第一。 蘸蠟女工斗巧,涂黃漢額偏宜。□腮相倚并開時。認取東君深意。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擔花。把住都無憎愛,放行總是煙霞。 飄然攜去,旗亭問酒,蕭寺尋茶。恰似黃鸝無定,不知飛到誰家?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要聽琵琶。重院鶯啼覓謝家。 曲終人醉。多似潯陽江上淚。萬里東風。國破山河落照紅。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江南岸,江北岸。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 酒一杯,淚雙垂。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霧冷笙簫,風輕環佩,玉鎖無人掣。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 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煉就、飛霜凝雪。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蘋 通: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