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雜感二首 其一
敕選良家降墨封,
玉車輕幰進昭容。
花開并蒂鴛鴦暖,
酒醉同心琥珀濃。
蕭寺鼓鼙驚翡翠,
蔣山風雪葬芙蓉。
飄零故劍秋江上,
回首長干冷暮鐘。
敕選良家降墨封,
玉車輕幰進昭容。
花開并蒂鴛鴦暖,
酒醉同心琥珀濃。
蕭寺鼓鼙驚翡翠,
蔣山風雪葬芙蓉。
飄零故劍秋江上,
回首長干冷暮鐘。
皇帝下詔從良家女子中選拔,用黑墨加封的詔書降下;玉飾的車駕輕動車幔,將選中的女子送入宮中為昭容。并蒂花開,鴛鴦雙棲更顯溫暖;共飲同心酒,琥珀色的酒液濃醇香甜。佛寺的戰鼓驚飛了翡翠鳥,蔣山的風雪掩埋了芙蓉花。舊日的信物在秋江上飄零,回首望向長干里,只聽見清冷的暮鐘。
敕選:皇帝下詔選拔。
墨封:用黑墨加封的詔書,指帝王的詔令。
昭容:唐代女官名,為九嬪之一,此處代指被選入宮廷的女子。
幰(xiǎn):車幔。
蕭寺:佛寺,因南朝梁武帝蕭衍大興佛寺而得名。
鼓鼙(pí):戰鼓,鼙為小鼓。
蔣山:即南京鐘山,因漢末秣陵尉蔣子文葬此得名。
故劍:典出《漢書·外戚傳》,漢宣帝微時舊劍,后喻指舊物或舊情。
長干:金陵(今南京)古里名,位于秦淮河畔,為六朝時繁華之地。
此詩應為作者感慨金陵(今南京)歷史興衰之作。金陵為六朝古都,歷經朝代更迭,詩中“蕭寺鼓鼙”或暗指戰亂(如明清易代),“蔣山風雪葬芙蓉”隱喻繁華消逝,創作背景或與明清之際金陵的社會動蕩相關,作者通過宮廷舊事成敗,寄寓對歷史變遷的思考。
全詩以金陵宮廷生活為線索,由選妃入宮的繁華起筆,轉向戰亂破壞的凄涼,終以舊物飄零、暮鐘清冷作結,結構上由盛轉衰,意象鮮明,情感深沉,是一首借金陵舊事感慨歷史滄桑的典型作品。
波光野色暮煙同,梧桂應從灝影通。千里目遮重嶺外,九回腸斷百灘中。離家去國人何往,擘浪分流水未窮。身世飄零今若此,漫勞一葦載雙蓬。
海東絕域皇華使,天上仙官碧落卿。
飽沭東君雨露私,森森勁節與云齊。春風養就林間實,留待丹山彩鳳棲。
吾詩不欲與人識,獨夜相知寒暑極。今有風霜無處棲,離披新露尋常憶。
云日弄秋暉,玄齋坐掩扉。草芳寒蝶戀,竹靜午禽啼。雅會便詩侶,閑行稱道衣。若教鄰近住,爭遣往來稀。
仄徑盤空艱復艱,快哉七十二孱顏。星辰可摘九天上,吳粵平分一水間。日轉林梢看鳥背,煙橫谷口辨人寰。居然自可小天下,誰道吳中無泰山。
溪深一股淥浮浮,橋斷人歸拿小舟。煙淡云黃來暝色,青山數疊不遮愁。
海外更九州,中有道名國。男女恒裸形,衣裳笑襜復。此事信不經,貸之乃異俗。堂堂華夏域,禮教匪不足。偷詐肆相欺,而寧知恥辱。漿酒與藿肉,日飽牛馬腹。視彼謹厚夫,群嗤眾爭逐。賈生倘可作,此亦堪痛哭。
明主虛懷相受言,苛留不住去翩然。久無疏傅還鄉事,始覺甘槃遁野賢。真個浮云輕富貴,元來平地有神仙。兩翁到老相追逐,君駕青牛我執鞭。仗下鳴曾驚眾聽,省中語不愿人傳。騷留屈子芳菲在,史視胡公糞土然。士到后凋方見節,世除勇退別無仙。遙知洛下諸君子,應笑儂詩老放顛。
瑯玕豈不珍,玉屑竟誰飯。檜樹郁冬皋,木葉辭秋苑。衿曲自悠悠,衣帶日趨緩。乘月望風霄,人遙尺書斷。
書幌連溪曲,春流拂樹過。野花云際落,山色鳥邊多。薄分違纓冕,幽情變薜蘿。欣逢魯中叟,談笑復如何。
無罪何須諱謫邊,好詩偏自謫中傳。廿年暢飲湟河水,定有詞源倒百川。
春風十里翡翠屏,玉遮對峙蛾眉青。清泉白石雜花竹,天放畫圖鐘地靈。高人開軒當此景,酌酒賦詩白日靜。四檐風作翠濤聲,八窗簾卷晴霞影。我亦托跡耕漁間,結屋讀書湖上山。抱琴訪子從茲始,布襪青鞋相往還。
兵塵澒洞繞函關,不到商于六里間。赤幟頻傳秦楚蹶,白云自與綺園閒。龍蛇陸起知何在,鴻鵠冥飛竟不還。千載高風無復見,空馀芝草滿空山。
白云飛盡四山清,疊疊重重列畫屏。默念彌陀趺坐久,天花無數落空庭。曉鐘聲度白云開,樓閣玲瓏絕點埃。林下忽聞仙犬吠,早知塵世有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