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羅北香湖見柳
依舊長條踠地垂,
行人系馬自生悲。
可憐已是將枯日,
還向郵亭管別離。
依舊長條踠地垂,
行人系馬自生悲。
可憐已是將枯日,
還向郵亭管別離。
柳樹依舊垂下長長的枝條觸地,行人拴馬時不禁悲從中來。可憐柳樹已到快要枯萎的時候,卻還在驛站旁見證著人們的離別。
踠(wǎn)地:觸地,垂地。踠,彎曲下垂。
郵亭:古時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地方,也指驛館,常是人們送別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諸羅北香湖看到柳樹,當時驛站人來人往,多有離別之事,柳樹雖將枯萎卻仍見證著離別,由此觸發了詩人的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柳抒懷,表達離別之悲與對生命的喟嘆。其突出特點是以柳為載體,將情感融入景中。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借物抒情的創作手法。
且臥元龍百尺樓,難忘江海一扁舟。西山爽氣助詩興,忽有碧云生暮愁。沉陰未解雨濛濛,倚檻看山怯曉風。睡起賣花聲過盡,不知春色在壺中。
積雪不知年,炎天生晝寒。南人初出塞,渾作玉屏看。
發憤潛心正下帷,一經傳授寧馨兒。三間茅屋真堪隱,十畝荒園未暇窺。
臥隱林巖夢久寒,麻姑橋下水湍湍。如今況是煙波盡,不許人間有釣竿。
念爾復赴闕,迢迢思昔年。雞盟盡豪杰,天論老風煙。病向滄江臥,書無白雁傳。平生鸚鵡賦,萬一故人憐。
還是江東賴布衣,芒鞋竹杖款荊扉。于今參得茅家訣,不向青山問所歸。
草色羅浮滿,茫茫不可尋。乾坤聞笛賦,山水斷弦心。大業中途阻,雄才半陸沉。呼兒檢書札,讀罷細沾襟。
吹斷碧云春晝永,落殘紅雨曉風輕。
疾風吹人寒,清霜肅天宇。澄河浩漫漫,抽帆上秋浦。汎汎淩雄濤,搖搖轉孤嶼。川途坐超忽,飄飖驚鴻翥。舟子誇利涉,中流喧笑語。誰識倚篷人,戀闕時延佇。
種及三春日,文求五色時。每思蕃衍意,長誦摘稀詞。蔓引欺墻矮,花交傍榻宜。青門何限興,抱甕日頻移。
章水西連貢水回,櫓聲搖過郁孤臺。儲潭廟里賽神出,幾片香煙樹杪來。
珠江江上盡花田,花似明珠彩縷穿。粵女將花圍寶髻,風流不到陸郎前。
宏兄身在空花室,夢幻無邊苦憶親。要認東風真面目,直教重見北堂春。
京國書來報,蘇州事已完。慈親膺壽考,諸弟喜平安。稽首瞻天舞,焚香對日觀。圣恩何以答,銘刻在忠肝。
碧柯搖曳聲何許,陰陰晚涼庭院。露濕身輕,風生翅薄,昨夜綃衣初剪。琴絲宛轉。弄幾曲新聲,幾番凄惋。過雨高槐,為渠一洗故宮怨。清虛襟度漫與,向人低訴處,幽思無限。敗葉枯形,殘陽絕響,消得西風腸斷。塵情已倦。任翻鬢云寒,綴貂金淺。蛻羽難留,頓覺仙夢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