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靈師之遼陽兼柬剩公
無物可為寄,持書淚滿襟。
一生千古恨,萬里十年心。
及見悲何語,重逢樂豈任?
別來空老去,法乳負深恩。
無物可為寄,持書淚滿襟。
一生千古恨,萬里十年心。
及見悲何語,重逢樂豈任?
別來空老去,法乳負深恩。
沒有什么東西可以相贈,只能拿著書信淚流滿襟。一生都懷著千古的遺憾,相隔萬里卻十年情誼在心。等到相見時悲傷得不知說什么,若能重逢那快樂又怎可承受?分別以來徒然老去,辜負了佛法的滋養和深厚恩情。
持書:拿著書信。
千古恨:長久的遺憾。
法乳:指佛法如乳汁哺育眾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與友人分別,友人要前往遼陽,詩人內心充滿不舍和牽掛,同時可能在佛法修行上也有自我反思,覺得辜負了佛法的恩澤。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情感和自我反思。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深沉,時空跨度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友情、佛法的重視。
羅敷初總髻,蕙芳正嬌小。月落始歸船,春眠恒著曉。何處期郎游,小苑花臺間。相憶不可見,且復乘月還。別來花照路,別后露垂葉。歌舞須及時,如何坐悲妾。
百戰賦歸來,言游匡山麓。愛此崎山,狀如于菟伏。摩挲舒長嘯,狂飆振林木。國難今方殷,國仇猶未復。禹跡遍荊榛,恐汝眠難熟。何當奮爪牙,萬里飛食肉。
天上火星地下走,泥牛踏著燒卻口。驢兒害痛馬人瞋,打落楊梅三五斗。
籬弱門何向,沙虛岸只摧。日斜魚更食,客散鳥還來。寒水光難定,秋山響易哀。天涯稍曛黑,倚杖更裴回。
角聲嗚咽下城頭,水國風煙欲暮愁。遠日苦遭層嶂隔,歸心欲逐大江流。漁村積火臨沙岸,賈客連檣集市樓。千里家山一回首,林梢新月又如鉤。
朝辭二竺寺,暮宿三茅峰。紅樹落一葉,白云深幾重。遠游喜無雨,清興尤宜冬。遙知天壇上,會與仙人逢。上人家海上,喜從名山游。昔聞三茅君,隱在千峰頭。霜寒草木瘦,歲晚泉石幽。不見梁丘伯,使我心悠悠。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場弦管又相催。沈陽已陷休回顧,更抱佳人舞幾回。
野岸平林對郡城,登臨領要在斯亭。江吞荊楚流空闊,山入興洋翠杳冥。歲晚云煙昏近甸,沙晴鷗鷺滿前汀。杖藜竟日窮心賞,猶自羈愁未肯醒。
競傳垂手設三關,又說常鋒示一拳。誰信云根涌雙塔,松風歷歷更幽玄。
一枝曾傍西湖見。杏花露、墻頭粉面。春情欲逐雙飛伴。苦恨鴛鴦翅短。華鐙映、珠環彩扇。覺此夜、瑤臺未遠。須臾簇上歌筵畔。玉樹啼鶯自囀。
漆開辭未信,顏回恃有田。為貧仕何愧,得已非自賢。破褐坐窮閻,聲華飛日邊。苦節勿匏瓜,仲尼任蒼天。
閒騎羸馬出,遠餞繡衣行。愛此川原迥,欣然風日晴。隔籬梅半落,斷隴麥初生。每恨微官縛,茅山負夙盟。野店當官道,村醪喚客留。偶因乘早出,故作探春游。芳意林梢靜,晴光水面浮。人言有龍洞,近在石山頭。
縹緲飛亭接郡樓,平崗絕岸對滄洲。天邊遠岫寒無色,城下澄江湛不流。林影終朝垂澹瀩,水禽隨暖弄輕浮。何時放發從漁父,會傍蒼煙臥釣舟。
吊影幽蛩,舞風寒翠,助哀吟、偏在長夜。掩珠櫳、依稀舊日情話。姮娥不似舊情淺,尚徘徊、清光穿罅。此境漫說凄涼,離人更難堪也。殊方地,應自詫。撼枕盡濤聲,怒雷翻押。天黑云昏,那見麗秋如畫。到此定懷鄉國,身如在、蕉窗荷榭。為君憶、宋玉招魂,蠻箋細寫。
四山相逼勢如奔,三鼠侵藤那久存。莫倚少年輕白日,急須回首入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