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林良枯木寒鴉圖圖有李賓之題句四首 其三
內苑春風萬樹皆,
文鹓掠彩艷心諧。
寒山古木啼清怨,
只有梅齋與木齋。
內苑春風萬樹皆,
文鹓掠彩艷心諧。
寒山古木啼清怨,
只有梅齋與木齋。
皇宮內苑春風吹拂,萬樹皆呈現生機,文臣們如鹓鳥般掠過,艷麗的色彩讓人心意和諧。而那寒冷的山間、古老的樹木上卻傳來清怨的啼鳴聲,只有梅齋和木齋能體會這份意境。
內苑:皇宮內的園林。
文鹓:指文臣。鹓,傳說中與鳳凰同類的鳥。
梅齋、木齋:可能是具體的人名或齋號,這里指代能理解寒鴉清怨之境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內苑”可推測可能與宮廷環境有關,當時宮廷或許處于繁榮熱鬧的氛圍,而詩人卻關注到了與之不同的清冷之景,可能是在表達自己獨特的心境和思考。
此詩主旨在于通過對比展現不同的情境和心境,其突出特點是對比手法的運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臨安城郭半池臺,曾是香塵撲面來。不見當時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開。
半載心期一夕休,曉風殘月悵悠悠。劉晨去后花應謝,簫史歸來鳳少留。別夢易迷桃葉渡,離魂難上木蘭舟。秦淮便是天河水,為有張星在上頭。
清霜洗空闊,黍管吹秋灰。七蓂馀翠,半月流素影徘徊。天遣蟠根仙李,世折一枝丹桂,積慶到云來。風骨峭冰玉,談辯屑瓊瑰。黃閣老,金閨彥,謫仙才。小分銅竹,遍灑雨露楚江隈。好把蕭灘玉笥,變作嘉肴芳酒,為壽莫停杯。飛詔下霄漢,調鼎待鹽梅。
曾伴長楊草詔除,信知長合在中書。暫違紫袖雙瞻立,聊伴紅裙一餉居。小子正狂心已醉,老奴猶愛發方梳。故應此戰今須解,兵法曾教避不如。
不見賈生久,天南空斷腸。雅文清廟瑟,儒術仲尼堂。心事疏鴻雁,賢羅失鳳凰。乾坤正澒洞,愁絕爾摧藏。秋至梁王苑,何人賦最多。傳書堪白首,欹枕即黃河。興憶登臺飲,悲憐擊筑歌。無端洞庭渚,終歲浩煙波。
君昔豫章去,今吾皖道游。共成千里別,各抱百年憂。落落江湖感,飄飄身世浮。賞音何處是,楚水自東流。
落落初寮裔,英英桐樹孫。科雖分進士,官亦到詞垣。近例皆如此,茲行不在言。故人誰健在,為我謝陳蕃。
簫鼓喧清夜。漸向晚、溽風收謝,素靈瀟灑。偷取浮生閑半日,來看魚龍游冶。正水態、山容如畫。應似浮江漂斷葉,問幾年、長共船和馬。容冉冉,暗銷也。夜闌旅舍垂燈下。有何人、胡琴幽怨,瘦枝低亞。頃刻驚雷催震電,掃盡蚊蠅世界。又臥聽、飄風吹瓦。一日天心已數變,況百年、人事營營者。尋暮景,惜長夏。
湛湛芙蓉一水深,美人遲暮隔云岑。誰能千載留干羽,極目寒江送遠砧。如何旅夢太模糊,半逐鄉關半入都。盡日江船向南去,相思還寄寸緘無。
淞泖聲名久,金閶邂逅新。維舟方繾綣,分手忽逡巡。湖海千秋業,榮枯百歲身。廣搜同大廈,古調愧陽春。
萬國休兵外,群生奏凱中。寒日邊聲斷,春風塞草長。傳聞漢都護,歸奉萬年觴。蔥嶺占佳氣,氈裘拜未央。野色更無山隔斷,天光直與水相連。負鼎早為湯右相,有文今作魯夫人。主人留客醉,酒美蟹螯肥。
吳鉤結束玉騮嘶,賜策諸王奉紫泥。漢水波光環作帶,周家桐葉剪成圭。裝輕朱邸歸為壽,酒有黃封去自攜。何限詞臣簪筆待,憶君芳草五湖西。
滿目黃云曉露晞,腰鐮穫稻喜晴暉。兒童處處收遺穗,村舍家家荷擔歸。
吳歌白纻怨芳菲,腸斷懷王去不歸。陌上如今小花伴,山前山后白鷴飛。
酒熟橙黃盛物華,重陽無客不思家。鵝兒剪雪開巖桂,鶴羽攢金散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