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洞天留題
九關深處鎖仙家,縹緲清都定不遐。草木曾留高廟蹕,香燈常帶紫宸麻。
巢父灘頭甫著鞭,名山入眼驛程邊。迂回僅費商于地,領袖寧煩一介先。
筍輿輕捷繞坡陀,石竇抽關噴決河。幸許羊腸成坦履,不應狹路響風波。
洞里群仙總未逢,天風吹快去匆匆。儒仙元自留官府,儻借刀圭得圣功。
九關深處鎖仙家,縹緲清都定不遐。草木曾留高廟蹕,香燈常帶紫宸麻。
巢父灘頭甫著鞭,名山入眼驛程邊。迂回僅費商于地,領袖寧煩一介先。
筍輿輕捷繞坡陀,石竇抽關噴決河。幸許羊腸成坦履,不應狹路響風波。
洞里群仙總未逢,天風吹快去匆匆。儒仙元自留官府,儻借刀圭得圣功。
九關深處鎖住了仙家之地,那縹緲的清都仙境一定離此不遠。這里的草木曾留下皇帝車駕的痕跡,香燈常帶著宮廷的氣息。巢父灘頭才剛策馬出發,名山就映入眼簾在驛程之旁。路途迂回不過耗費如商于之地般的行程,引領游覽哪需煩勞他人先行。竹轎輕快地繞過山坡,石穴打開如決堤之河噴水。有幸能讓羊腸小道變成平坦之路,不應在狹路上掀起風波。洞里的群仙都沒遇到,天風吹拂我匆匆離去。儒仙原本留在官府,倘若能借丹藥獲得圣功。
九關:指重重關卡。
清都:傳說中天帝居住的地方。
高廟蹕:高廟指帝王的宗廟,蹕指帝王出行時清道戒嚴。
紫宸麻:紫宸指宮殿名,麻指詔書。
巢父:古代隱士。
筍輿:竹轎。
坡陀:山坡。
石竇:石穴。
刀圭:丹藥。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大滌洞天是道教圣地,詩人可能在游覽此地時有感而發。當時道教文化可能較為盛行,詩人或許對道教的仙境傳說等有濃厚興趣,在旅途之中寫下此詩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感。
這首詩以游覽大滌洞天為主題,描繪了旅途和洞天的景色,融入了求仙的想法。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和在現實與幻想之間的徘徊。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的關注與表達。
合巹杯傳夜未央,
洞房銀燭照紅妝。
佳人才子鴛鴦匹,
好似梁鴻配孟光。
離情相送送,
大道夾垂楊。
千里從茲遠,
一枝空折將。
結為腰帶緩,
吹與鬢絲長。
何必聞羌篴,
方知斷客腸。
東宮嘗吠非其主,
貞觀終高獻納臣。
不獨齊桓忘射帶,
太宗當日最知人。
我所思兮,濯發滄溟,洪濤逆流。有奇思萬斛,浩于潮汐,仙人雙髻,醉臥瀛洲。何事淹遲,十年湖海,詩卷飄蕭不自由。君須記,有天風刬袂,海氣霾舟。
吾生酒國堪侯。任醉竹觴荷歲又周。笑健兒身手,短衣長劍,丈夫意氣,名馬貂裘。水國鯨波,大江虹月,玉壘頻年戰伐休。煙波闊,掛蒲帆十丈,飛過江樓。
索逋無術謁公門,
豈謂公門反愴神。
令尹幸酬三百索,
癡兒猶戀一千緡。
如今索手方知錯,
自此甘心莫怨貧。
不是恩波不旁洽,
五窮無奈苦隨人。
道直心無愧,師嚴貌有威。上方虛席待,公忽掛冠歸。王室懷元老,天星掩少微。簪紳競相吊,奚獨我心悲。
凜凜河南已百年,維公高行繼前賢。早施絳帳崇師席,晚入金華侍講筵。斯道未傳今逝矣,彼蒼難問竟茫然。回思昨日論交地,不見牙簽列簡編。
蒲葉迎風,榴花照眼,天中節明朝是。五十年前,劬勞今日,曾自輕啼聲試。于今老大,痛回首、靈椿早逝。樹背萱花,嘆履冰、半生勞瘁。
制得彩衣新翠。徹壽觴、且承菽水。諄諄語兒輩,婉辭車騎。待得中秋以后,下弦月、清光照叢桂。母氏千秋,總拼一醉。
潦倒成何事,
支離笑此身。
養尊惟有懶,
醫俗莫如貧。
對雪思佳釀,
探梅愛早春。
谷寒吹暖律,
難變白頭新。
這川?苴,
全不仁者。
握起老拳,
佛祖也怕。
拾級窮山頂,登臨俯大荒。
江流日浩蕩,煙樹晚微茫。
棲鳥投深靄,歸舟爭夕陽。
振衣還一嘯,余韻落高岡。
天下遂如此,人間適志難。
況逢花事在,忍使酒杯乾。
樹色有余綠,泉聲作意寒。
可憐今夜月,幾處醉顏看。
濛濛綠遍天涯路。青袍未免妨相妒。日落上西樓。閨中亦有愁。
長亭三十里。都是春光矣。墻外曉鶯啼。惱人惟此時。
巧婦微聞今易炊,空懸定量卻難為。每臨月末稀糊粥,吩咐癡兒忍忍饑。
珍重秋糧下賜難,只宜稀煮不宜乾。如今卻合養兒訣,最好三分饑與寒。
鬼才說鬼恰相宜,
走出仙才腕更奇。
一樹詩歌千變化,
奸邪妖魅各支離。
太宗寵異號名臣
五絕當年賜目新
亡也重嗟文物去
石渠東觀謂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