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州祭吳炎潘檉章二節士
露下空林百草殘,臨風有慟奠椒蘭。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歸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馬,千秋仁義在吳潘。
巫招虞殯俱零落,欲訪遺書遠道難。
露下空林百草殘,臨風有慟奠椒蘭。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歸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馬,千秋仁義在吳潘。
巫招虞殯俱零落,欲訪遺書遠道難。
秋露灑下,空寂的樹林里百草凋零,我迎風悲痛地用椒蘭祭奠你們。韭溪畔你們的鮮血化作了幽泉的碧水,你們的魂魄回歸,連白日也顯得寒冷。一代的文章大家如左丘明、司馬遷般的才華就此消逝,而千秋萬代的仁義卻留在了吳炎、潘檉章你們身上。招魂的巫歌和送葬的挽歌都已消散,我想尋訪你們的遺作卻因路途遙遠而困難重重。
椒蘭:椒與蘭,皆為芳香之物,古人常以之祭祀。
韭溪:吳炎、潘檉章是韭溪人。
蒿里:本指死人所處之地,后為挽歌名。
左馬:指左丘明和司馬遷,都是古代著名史學家。
巫招:古代招喚亡魂的巫術。
虞殯:送葬的挽歌。
此詩創作于莊廷鑨《明史》案之后,吳炎、潘檉章因參與修史,受《明史》案牽連而被殺害。詩人感于他們的遭遇和氣節,寫下此詩祭奠。
這首詩主旨是祭奠吳炎、潘檉章兩位節士,高度贊揚他們的才華和仁義。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恰當,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正義之士的敬重和對文字獄的悲憤。
柳色侵尋映短籬,竹梢零亂掛殘暉。山禽自識忘機客,飛下庭柯更不飛。
教子祈忠國,匡扶愿顯親。元非博富貴,終見荷絲綸。烏帽新籠發,霞綃穩稱身。焚香開玉軸,舉目是楓宸。
籬外種都梁,籬內種黃檗。雖是愛他香,籬心苦難說。
云際重登槜李船,紛紛離思滿山川。十年為客雙蓬鬢,千里還家一舊氈。南浦斜陽芳草色,東風啼鳥落花天。煙霞故舊如相見,毋惜登臨費酒錢。
辛甲封疆探勝還,云蘿猶憶共躋攀。坐憐同調繁聲外,老愧齊名片石間。鶴發鄉愁惟綠酒,馬頭春色幾青山。太原有約堪乘興,莫使東風花鳥閒。
雞犬無嘩四境同,桑麻百里長春風。熙熙安養知誰力,父老相逢說魯恭。
入越群山,蒼翠連云,清襯此湖。盡五陵年少,悠揚春騎,良家六郡,棄擲關襦。江介年年,采茶歌去,此事難哀今士夫。湖濱路,逐如花兒女,苦拜南株。無殊景物愁予。自天目錢塘差可居。甚花鈿陌上,濃歡扶步,東南春水,沉夢無書。繞槳紅蘅,搖鐙白纻,曾是長兵行沼吳。湖山愿,要黃圖舊月,多照儲胥。
泯泯下窺軟碧,洄洄匆作驚湍。時看稚子對浴,少陵詩眼長寒。
鄉鄰應怪我,何以獨歸遲?木末芙蓉發,簾前果裸垂。夜寒知露重,秋老驗星移。南浦今番別,重來儻可期。
前歲麻收,去年麥覓。一麻一麥傳消息。左邊金餅一陽生,右傍銀器純陰匿。偏黨無私,倒顛有則。心燈朗徹緣挑剔。終南街里不游行,京東路上知端的。
黃州渡口,赤壁磯頭。冷風凄雨,一葉扁舟。
乘舟兮河水濁且深。我同舟兮誓與爾同沈。母有命兮諫不我聽。示旌以盜兮我先以旌。衛有國兮國在兄。殺兄及我兮我不如無生。
巖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萬象影現中,一輪本無照。廓然神自清,含虛洞玄妙。因指見其月,月是心樞要。
趙魏天下樞,相從多貴游。起家至千石,結客傾五侯。光輝喧戚里,意氣動神州。蹋鞠東城罷,張筵西第留。倒海為我飲,兼山為我羞。妙舞呈楚艷,清歌列齊優。共稱齊三壽,惟愿樂千秋。福盈知所戒,寵極懼生尤。
稍稍林間布谷聲,村南村北水云平。偶來竹寺看山坐,閒聽清溪繞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