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俗 其一
包練衣衫最麗都,
換年風景野花敷。
金藤耀首新妝裹,
答答偏宜賓也珠。
包練衣衫最麗都,
換年風景野花敷。
金藤耀首新妝裹,
答答偏宜賓也珠。
穿著用布帛制成的衣衫十分華麗,新年時風景里野花盛開。頭上戴著閃耀的金藤裝飾,新妝打扮,‘答答’這種飾品在番地的女子身上佩戴顯得格外適宜。
包練:指布帛,這里說用布帛制成的衣衫。麗都:華麗。
敷:開放。
金藤:可能是一種金色的藤狀頭飾。
答答:可能是番地特有的一種飾品。賓也珠:應指番地的女子,‘賓也’可能是番地語言中對女子的稱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作者可能是在游歷番地時,恰逢新年,看到當地獨特的風俗和女子的裝扮,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番地可能保留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與作者熟悉的環境有較大差異。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番地新年的風俗和女子的裝扮,突出番地獨特的民俗特色。它為我們了解番地的文化和生活提供了生動的資料,在民俗文學方面有一定價值。
江北江南罷戰塵,兩階干舞作升平。河東五色真毛羽,九奏簫韶看一鳴。
苦雨生寒攬敝裘,移書遮莫滴床頭。謝莊難賦今宵月,宋玉還悲故國秋。零落不香丹桂老,團圓無影素娥愁。積陰迥敝千峰色,亂響高奔萬壑流。袁渚那堪空系舫,匡床何必更登樓。欲橫鐵笛天壇上,吹散重云望九州。
風帆如健馬,一日過嘉興。水鳥時相喚,秋蚊尚可憎。照人明月近,接地白河澄。耿耿渾無寐,中宵對玉繩。
萬山雪瀑,一葉蓮舟。世人指似,泰華峰頭。
沙溪祇是舊沙溪,今日重來路欲迷。獨有暮鴉知我意,白云深處盡情啼。
此日與君別,重逢未有期。衰年行欲盡,近事或難知。浩蕩風云會,蕭條草木悲。三吳多俊杰,試與問安危。
春歸不戀風光住。向老拙問訊槎父。嘆匡山李白飄零,寂寞長安花雨。指滄溟鐵網珊瑚,袖卷釣竿西去。錦袍空醉墨淋漓,是萬古聲名響處。
驪珠不動小龍眠,井水無波玉鏡鮮。攜手與郎同一照,忽驚花發并頭蓮。
有客居南畝,為農尚力耕。春風茅屋靜,旭日曉窗明。碧澗連云色,晴江漱石聲。披煙晨起早,帶月夜歸清。雞犬聲相聞,牛羊臥不驚。階前留晚翠,場圃迄秋成。陶令偏成賦,龐公不入城。朋來三徑小,酒盡一壺傾。化雨詩書澤,開云竹樹情。極知蒙帝力,聊用樂吾生。理世徵髦士,周行列俊英。他年來束帛,努力報榮名。
寶劍能神雙玉龍,地靈人亦萬夫雄。千年紫氣不消歇,吐向筆頭生白虹。
龍門獨樹冰繭弦,空林霜清鳴暗泉。姮娥抱桂寒不眠,離鸞怨啼風滿天。碧潭殷雷龍起蟄,月落太陰山鬼泣。湘江秋水一劍明,帝子歸來聞佩聲。扶桑浪翻碣石改,東海魚飛入西海。白云去盡天茫茫,十二玉樓深夜涼。
老去佯狂,秋來強飯,旗亭一夕游冶。花枝遍插延年,好寫入耆英社。鸕鶿杓大,滿斟綠蟻香浮乍。是舊游、屈宋衙官,祝紫薇郎純嘏。我亦蹇驢隨駿馬。共四度、春闈矮舍。帣鞲鞠?奚辭,且料理、壽筵杯斝。休言怕醉,想世事、只醒時怕。倩行廚、疊指書符,攝取西池妖奼。
斑斑墮籜開新筠,粉光璀璨香氛氳。我常愛君此默坐,勝見無限尋常人。
清名儉德重當時,道路人傳即口碑。全陜山川遺愛在,留官管鑰舊臣宜。門無雜客跡如掃,案有殘書手自披。幾疏乞骸恩未許,樸忠應結九重知。
歲晏身心無一事,江山信美又吾鄉。去年今日黃河北,夜趁明駝上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