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曾端伯早春即事五首 其一
春風著物便超搖,
已覺三陰次第消。
明日江梅吹盡雪,
卻看芳草似裙腰。
春風著物便超搖,
已覺三陰次第消。
明日江梅吹盡雪,
卻看芳草似裙腰。
春風吹拂萬物,使其搖曳多姿,已然感覺到陰寒之氣正依次消退。明天江梅的花瓣會像雪一樣飄落殆盡,那時再看那芳草,就如同美人的裙腰一般。
超搖:搖曳、動蕩的樣子。
三陰:這里指陰寒之氣。
江梅:江邊的梅花。
裙腰:形容芳草細長如同美人的裙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是在一個早春時節。當時詩人或許在江邊漫步,感受到春風的吹拂和萬物的變化,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早春景色,突出了早春萬物變化的特點。其以生動的描寫展現早春生機,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靈動的表達。
新賜金鞍選日騎,玉釵斜插兩鬟垂。長條拂著珍珠帽,只許東風細細吹。
蘆葉滿沙洲,鳧翁取次游。生綃才半尺,占得江南秋。
秋山插半空,山半倚危閣。游子山下行,秦川正搖落。日暮天宇寬,西風卷云幕。
一春孤負一春天,半日強拚半日眠。酒病畏深詩畏淺,將何別策向花前。
話到觚棱舌亦涼,水天舊事漸微茫。百年潮涌迷鮫海,萬木云深黯草堂。商廈凌霄空目眩,文星墜野只神傷。維新夢斷幽靈泣,怕聽昏鴉噪夕陽。
燕燕飛,入翠微。越羅為君裳,齊紈為君衣。披香殿里雙宿棲,茅次舊壘生光輝。張公子,來擊鼓。按紅牙,歌金縷。一曲陽春掌中舞,弱佩隨風墜鳴雨。君王為爾金刻櫨,可憐窠成不將雛。腐木作柱能幾時,棟焚火滅猶未知。廢昭臺,徙長信。前雉雊,后星隕。惱亂春心君莫問。錦衾夜夜裹宮奴,溫鄉老人朝不蘇。
荒城何喜餞皇華,滿馬春光路不賒。玉闥簪纓三輔客,青云冠蓋五侯家。臨江釃酒情何限,對節成詩興未涯。從此東南民事樂,使君和氣雨隨車。
推倒西墻平日功,暑天饒作一窗風。人間豈有炎涼隔,只在施為向背中。
方塘印月。過西施涇畔,曉涼清絕。數點青錢,曾記攜尊,相邀水步橫笛。薰風釀釀花房露,都沁入、六郎腮側。羨鷗鄉、更是溫柔,夢里水云紅濕。誰涉空江浩渺,正欲采不采,荑手持接。莫聽飄零,瓣瓣凌波,好護香鉤塵跡。但教袖底余紅在,便告到、蓮心尤悅。喜嘉耦、宛轉犀通,雪映玉盤秋色。
高城月黑罷鳴笳,寢舍風多燭易斜。醉里歸來忘夜半,雨中驚不似山家。江郭多陰暑到遲,夜涼孤枕怯疏帷。聽風聽雨尋常慣,不似今朝醉醒時。
千章出萬壑,躬先不畏苦。神為畫良籌,夢里頻開剖。人恐遺之累,輸金不啻土。神人不可格,何不于斯睹。
鏗鏘國風始,孰云墮微茫。祇今寂寥中,滿耳猶洋洋。聾俗自無聞,此音初不亡。
當時交契滿清朝,離合難禁歲月遙。重續舊題無限思,一燈殘雨宿長橋。
皇會當年記出巡,天妃祀典重三津。杠箱法鼓十番樂,搭起涼棚看賽神。
露顆含香近客衣,蜜蜂蝴蝶繞藤飛。夜來應值驪龍睡,探得明珠月下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