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 其四
清空無際奈寒何,萬岫參差捲白波。
人在冰輪迷海岸,天回平野倒云窩。
松風吹咽笙三疊,櫧葉微留碧半柯。
不信人間有春日,桃花紅雨點青莎。
清空無際奈寒何,萬岫參差捲白波。
人在冰輪迷海岸,天回平野倒云窩。
松風吹咽笙三疊,櫧葉微留碧半柯。
不信人間有春日,桃花紅雨點青莎。
天空空曠無邊,奈何寒冷侵襲。眾多山巒高低錯落,像是卷起白色波浪。人在明月清輝下仿佛迷失在海岸,天空回轉,平野上倒懸著云窩。松風呼嘯,如笙聲嗚咽奏響三疊,櫧葉間微微留存著半枝碧綠。真讓人難以相信人間還有春天,桃花紅雨灑落在青色的莎草上。
清空:空曠的天空。
奈寒何:奈何寒冷。
萬岫:眾多山巒。參差:高低不齊。捲白波:形容山巒被雪覆蓋,像白色波浪。
冰輪:指月亮。
云窩:云聚集的地方。
笙三疊:指笙吹奏的樂曲,這里形容松風聲音如笙聲。
櫧葉:櫧樹的葉子。柯:樹枝。
青莎:青色的莎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寒冷的冬日。詩人面對雪景有感而發,可能當時生活環境較為寧靜,讓其有心思觀察自然并展開想象。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冬日雪景并表達對春天的向往。其特點是寫景細膩,虛實結合,將冬景與春景巧妙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
綠陰初合燕歸來,煮酒新嘗換撥醅。
不獨江山想王謝,須知賓客盡鄒枚。
十分歡意休教剩,萬斛愁心亦自開。
倒載任他路人笑,更將何處作春臺。
造物于我終何功,寓形宇宙一粟同。
由粟而形則可物,自形而我如飄風。
我初與子未束發,長我一歲今皆翁。
間關世故憂愁集,悔不相向但盲聾。
邇來夢寐亦驚噩,無異船鼓撾冬冬。
逢場作戲固聊爾,隨緣應責疇能充。
邊城氛埃蔽天赤,春物豈暇尋青紅。
頗知別乘甚相得,共玩雙翠臨雕籠。
酒闌起舞屢脫帽,笑指落月如懸銅。
何當容我作鼎足,未易歸馬催匆匆。
去隴回岡翼兩傍,舊緣來繼鶴林香。
隨時解致留客雨,涉世圓能出定光。
運用投機疑有象,縱橫垂手固無方。
倦游累接通宵語,時覺楊枝灑面涼。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
眾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
只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淹時苦炎暑,此日遇初秋。
舊籍存千畝,彝倫詠九疇。
但能尋曠蕩,何必事深幽。
未媿遼東笑,真成知北游。
壯志崢嶸不自神,低回聊此接波臣。
雖非腰重真騎鶴,猶勝途窮強泣麟。
擊節久懷洲上晚,空樽未放網邊春。
固知遺老能相契,翻愧公輸作幸民。
殘暑已俶裝,好風方來歸。
未能疏團扇,且復制秋衣。
高蟬遽如許,長吟送落暉。
相戒趣女功,莎蟲能表微。
子令人空毀,孫賢我故欽。
成家信如玉,傳世果非金。
不作尋常去,方知積累深。
天花長滿裓,應悟本來心。
東坡仙人,岷峨異稟。
道日而升,弗類斯擯。
有繼皇皇,期之奠枕。
誰其止之,成是貝錦。
天作人遠,言何從諗。
聞已聳然,見孰不凜。
醉人休見避,我恨未如君。
到了輸他樂,何須強自分。
稻粱姑取足,雞鶩漫離群。
上馬沖寒去,回頭愧壟云。
及此仲春月,頗欲謝遠步。
世味久已疏,何憚魚生釜。
青陰合廣除,似失北門路。
端知雞在塒,未媿豹隠霧。
飄蕭方外游,繾綣慰遲暮。
共待青光來,軟語坐良樹。
呼風破炎蒸,扣齒卻忘慮。
逡巡棲鳥驚,不記衣上露。
臨分期屢來,此樂復誰與。
絕塞邛崍外,偏城越巂東。
山含初夏雪,林偃夕陽風。
地僻無參謁,民淳少訟爭。
睡余兵放教,衙退吏歸耕。
龜以靈故焦,雉以文故翳。
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
后生玩華藻,照影終沒世。
安得八纮罝,以道獵眾智。
吳山陳跡已飛埃,投老還驚病眼開。
似泛靈槎海邊去,卻因華表鶴歸來。
情移客枕收殘夢,恨著江梅戀故臺。
便覺新篇資六翮,飄飄真是子虛才。
一溪婉婉如平篆,四野青青似畫圖。
阮客放船迷洞府,化人攜袂到清都。
山中安用名丞相,天下于今得廣居。
我即其間構宮室,預愁帝夢有華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