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和盧星野方伯韻雜興 其五
昔逐孤山伴,曾抄種樹書。
春來荒圃潤,歸去學畦蔬。
帶月便高笠,開云借小鋤。
揮金誰氏子,隔壁老陳馀。
昔逐孤山伴,曾抄種樹書。
春來荒圃潤,歸去學畦蔬。
帶月便高笠,開云借小鋤。
揮金誰氏子,隔壁老陳馀。
過去我追逐著孤山的友人,還抄寫過種樹的書籍。春天來了,荒蕪的園圃變得濕潤,我打算回去學習種蔬菜。披著月光戴著高笠,撥開云霧拿起小鋤。那些揮金如土的是哪家子弟,隔壁住著的是老陳馀。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小山,此處可能代指友人或隱居之地。
種樹書:關于種植樹木的書籍。
畦蔬:在菜畦里種植蔬菜。
高笠:高高的斗笠。
陳馀:此處可能借指隔壁的一位老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對田園生活有所向往的心境,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奢靡之風,詩人對此不滿而渴望回歸田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對世俗奢華的摒棄。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閑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田園生活的一種追求。
日沈碧水氣佳哉,曲折波濤吼晚雷。
唽嚦鳥啼山大伯,高低石長水楊梅。
船因買纜經時住,花為無人盡意開。
路接雁回峰較近,干戈阻絕雁應回。
漸老思為適意行,波濤不定輒相驚。
更籌夜聽山營急,米價時聞估客增。
天擁芙蓉青黛暗,風傳謝豹夕陽明。
桅檣盡日巑岏里,惡怪心頭事未平。
個中一物著不得,
建立森然卻有馀。
盡底語君君豈信,
試來跳入看何如。
天人道洽真游降,
禪祀功高帝業昌。
迎氣東郊風乍暖,
受釐中禁日初長。
碧闌十二花無數,桂葉低籠若青霧。
蕊宮誰遣別魂游,只有青禽送來去。
波離扉薄不上關,對語月姊瓊樓閒。
銀河珊珊瀉聲小,手弄白云天下曉。
解鞘君前禮數工,
出門雙鍔插青虹。
無端一語差池怒,
橫濺君衣頸血紅。
落日襄陽道,閒來醉叵羅。狂夫能劇飲,稚子亦清歌。卷幔當紅藥,移燈就綠蘿。平生雙白眼,花底暫婆娑。
偶挾荊高伴,過從趁晚涼。飛觴臨廣陌,秉燭坐虛堂。萬事消詩癖,孤蹤劇酒狂。興來頻散發,宇宙入高陽。
孤高肯受世人憐,放爾空山獨自妍。
忽地香來能破俗,此花開后頓回天。
撐持雪壓風欺后,兀傲燈明酒候前。
知否杜陵鄉思苦,一飛硬語博嫣然。
城居巷僻人靜,
池塘日午荷香。
出逢官吏不識,
歸與鷺鷗相忘。
云鬢蛾眉紫鳳笙,三千隊里獨分明。君王莫作尋常看,一別昭陽便隔生。
宮使傳呼駕出忙,芙蓉小苑盡生香。長門深鎖無由見,不及飛花繞玉床。
二月昭陽春已和,牡丹亭館幾經過。長門亦有閑花樹,玉輦不來庭草多。
花撲珠簾玉殿春,翠娥分隊唱歌新。如今恃寵多嬌貴,領得霓裳不著身。
附見誰為鄒湛,
獎成無復山濤。
豈敢遽名此地,
不如且醉歸舠。
此身分付一蒲團,
靜對蕭蕭玉數竿。
偶為老僧煎茗粥,
自攜脩綆汲清寬。
稷下空多士,誰為國重輕。
列城七十二,死者一書生。
刀光寒閃鸊鵜膏,俠膽消沉客路勞。
禁衛全軍歸呂祿,中原重鎮付朱滔。
金牛假道愁歸蜀,石馬傳文詫共槽。
海外且尋徐福去,蓬萊極目五云高。
湞陽峽百里,兩崖狀如門。
江流日漱嚙,崩剝露危根。
空中頤霤削,骨立龍虎蹲。
孤舟出其下,凜然凄心魂。
石戴萬篙眼,壁縈千牽痕。
溯流行良難,下峽如星奔。
灘急波易駛,林深景常昏。
奇峰遞迎送,百千互卑尊。
或肖天榜掛,或疑鐵騎屯。
心賞不暇接,目眩難具論。
古來投荒人,郁結聲長吞。
壯觀有如此,何必非君恩?
寒梅吐艷風初應,
步輦宣游日漸遲。
道蔭無涯真緒遠,
永康寰海茂春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