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豐城抵萬安江水大漲
春江灌潦水,百堵沒滄洲。
釜已游魚鱉,涯難辨馬牛。
櫓聲來木杪,帆影度城樓。
雙劍沉何處,清宵起暮愁。
春江灌潦水,百堵沒滄洲。
釜已游魚鱉,涯難辨馬牛。
櫓聲來木杪,帆影度城樓。
雙劍沉何處,清宵起暮愁。
春天江水暴漲,無數堤岸被淹沒在茫茫水波中。水里就像鍋一樣,魚鱉肆意游動,岸邊也難以分辨牛馬。船櫓聲仿佛從樹梢傳來,船帆好像從城樓飄過。那傳說中的雙劍究竟沉沒在何處呢?清冷的夜晚涌起了我無盡的暮愁。
灌潦(lǎo)水:指江水因雨水或洪水而暴漲。潦,雨水大。
百堵:許多堤壩、堤岸。
滄洲:水邊陸地。
釜:鍋,這里形容江水像鍋一樣。
馬牛:典出《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這里指在漲水的岸邊難以分辨牛馬。
木杪(miǎo):樹梢。
雙劍:豐城有雙劍的傳說,據《晉書·張華傳》記載,張華見斗、牛二星間有紫氣,后使人于豐城獄中掘地得二劍,一名龍泉,一名太阿。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從豐城前往萬安的途中,恰逢春天江水暴漲的時節。豐城有雙劍的傳說,詩人身處這樣的環境,結合當地傳說,觸景生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江水大漲的壯觀景象,抒發詩人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歷史傳說相結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感悟。
君家住聚落,余自居山谷。山空無有物,聚落百種有。有者吃飯食,無者空張口。口空肚亦空,還將空吃有。有盡物歸空,同體無前后。
年中一稔愿無馀,漸喜微呼息里胥。贏得閑身學農圃,未妨斜日帶經鋤。
古人捧檄緣親喜,況值秋風一鶚天。相與摶空謝蓬艾,歸來稱壽綵衣鮮。
高展瓊屏素羽齊,金花翠尾品原低。飛依王母銀臺隔,背寫邊鸞粉本迷。霄路云裳曾夢舉,閬山玉樹不雙棲。東南何限徘徊意,未暇哀吟小吏妻。
夜隨涼氣坐秋巖,醉墨淋漓亂點衫。花里固知仙種別,詩中肯道使君凡。乘風徑欲眠香窟,修月曾經發寶函。收拾萬金歸賈橐,不須麟閣大書銜。
道格天淵,令行海岳,凜然名德尊崇。云煙千里,分付笑談中。川后波神效職,潮聲細、一鑒涵空。風檣便,蠻珠賈舶,累譯更遙通。雍容。廊廟手,蓍龜先見,日月精忠。自叢機初解,眷渥尤隆。共道奇龐福艾,袞衣到,寧久居東。譙門曉,高牙大纛,輝映醉顏紅。
更無人處照無眠,宵長越顯愁箋。一生替淚已堪憐,何事化空煙。故事玉堂都渺,舊情塵篋難捐。何如蕭寺伴枯禪,籠去訪秋山。
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見此崗知幾春。異時人物凋零盡,只有青山似故人。
市聲不到野人居,滿院花陰晝睡馀。偶憶新城羅給事,枉將心力著《讒書》。
煉汞烹鉛本沒時,學人當向定中推。客塵欲染心無著,天癸才生神自知。情寂金來歸性本,精凝坎去補南離。兩般靈物交并后,陰盡陽純道可期。
諸佛與眾生,元來同一家。不識親尊長,外面認假爺。優曇不肯摘,專采葫蘆花。葫蘆花未落,常被三五枷。如斯之等類,輪轉劫恒沙。
卻下斜坡并柳堤,雙飛燕子正銜泥。紛紛風雨春將半,淥漲平湖橋柱低。
錢塘賢俊稱二陳,坦蕩尤推髯絕倫。舊京隱伏甘一世,誰知元是英雄人。廿年蹤跡久闊略,宵來入夢嗟何因。小園花木郁精舍,琳瑯滿架仍奇貧。興來為我畫風竹,低梢偃葉饒姿神。更題長句寓憤慨,累累押印紅泥新。壁懸尊翁之手跡,倪迂小幅尤逼真。當年先師結深契,往還書札逾天親。使君江漢舊桐邑,至今歌泣傷遺民。老成雖無典型在,可念往跡隨飆塵。何時春明更相見,真看入手蒼嶙峋。
寒食都來數日閑,顏卿家帖到今傳。此公剛鯁無情煞,到得春時也自憐。
憔悴空山聽雨人,三湘清怨入微顰。玉纖輕點花疑瘦,釧重慵移葉未伸。芳佩冷,露痕新,微波何事誤靈均。心香意蕊難分別,劫墮華鬟又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