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侯戎院何方伯張都閫東巡避暑鉛山觀音洞 其一
驄馬出東郊,緣溪剪草茅。
地分閩越界,天在夏秋交。
古洞鳴泉籟,晴煙隱樹梢。
納涼無此勝,吾欲結新巢。
驄馬出東郊,緣溪剪草茅。
地分閩越界,天在夏秋交。
古洞鳴泉籟,晴煙隱樹梢。
納涼無此勝,吾欲結新巢。
騎著青白色的駿馬出了東郊,沿著溪水披荊斬棘前行。此地是閩越的分界之處,時令正處于夏秋交替之時。古老的山洞中傳來泉水叮咚聲,晴朗天氣里煙霧隱隱藏在樹梢。沒有比這里更適合納涼的地方了,我想在此搭建新的居所。
驄馬:青白色相雜的馬。
緣溪:沿著溪水。
閩越:古代越人的一支,分布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等地,這里指地域分界。
泉籟:泉水發出的聲音。
晴煙:晴朗天氣里的煙霧。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陪同侯戎院、何方伯、張都閫東巡時,在鉛山觀音洞避暑期間所作。當時詩人在夏秋交替之際來到閩越邊界的鉛山,被觀音洞的美景所吸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鉛山觀音洞的避暑勝地風光。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游歷生活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
妙絕吾宗有舊題,趁晴徑過敢留詩。只消記取今朝景,不是烏啼月落時。
菖蒲花老是來期,慚愧金盤霜蒳。人世悲歡離合。夢被重衾壓。江南消息斷江梅,魯酒愁來慵呷。破凍寒蕤應怯。猶見黃羊臘。
溪流逢旱息潺淙,野彴橫趨亂石中。莫恨鐵冠人已去,我來權合號山翁。
鈿窗云母結冰花,冷襲膺襦腰衱。香燼屏山金鴨。偎炊慵離榻。個中滋味薄情知,誰管箏塵棲篋。漂泊玉珰緘札。待答何由答。
古縣依山愜乍游,欲行因路始窮幽。攙空石壁樛林合,更做行程急也留。
紙罅風尖衾似水。慣誤我、燈花報喜。官閣梅遲,玉樓霜重,無限傷高意。悔不向、黃公壚畔睡。覓殘夢、紅簫漫倚。費淚湖山,供愁杯盞,醉也和天醉。
巖隈蕭寺得躋攀,數翠邀嵐不復難。已向城中專一壑,更須隨處款青山。
足健會真賞,眼明逃世紛。風煙入詩畫,杖屨逐僧云。水闊天疑盡,峰寒日易曛。羈人正愁思,城角不堪聞。
秋風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關。吳檣楚柁牽百丈,暖向神都寒未還。要路何日罷長戟,戰自青羌連百蠻。中巴不曾消息好,暝傳戍鼓長云間。
夢便逍遙呼便起。了不為、仙期曲會。破賊新歸。圍棋正劫,休管兒曹事。漫笑我、難成歸隱計。更休問,逃秦甚地。怒軾官蛙,謠監市虎,也要人回避。
疏翠巧裝丹鳳尾,素綃輕紐玉蟲須。春花莫把秋叢薄,若比嬌妍總合輸。
秋風淅淅吹我衣,東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搗練急,石古細路行人稀。不知明月為誰好,早晚孤帆他夜歸。會將白發倚庭樹,故園池臺今是非。
星澹天河繩影直。霜濃鉛淚白。鴉影下蕪城,尊酒開離席。愁多言轉默。忍更深相責。此情誰會得。妾心長只逐君行,不歸來,何處覓。
誰云學宦不同源,人鏡風流百世存。想見當年臨案牘,必無書限誤成根。
曲曲屏間春夢隔。愁羅凝舊色。山枕隱紅潮,箏雁移秋泣。梅根連遠驛。梅信偏難得。并禽雙比翼。夢隨珍偶度金微,塞云黃,邊月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