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道觀文挽詞三首 其三
才罷荊州市,俄歸蒿里墳。
鹽梅失群望,羽翼有前勛。
浪作登龍客,慚無幼婦文。
辱知無以報,灑淚向嵩云。
才罷荊州市,俄歸蒿里墳。
鹽梅失群望,羽翼有前勛。
浪作登龍客,慚無幼婦文。
辱知無以報,灑淚向嵩云。
剛剛從荊州任上卸職,很快就回歸到了墳墓之中。您如鹽梅般的賢才離世,讓眾人失望,您曾有輔佐之功。我空自成為登龍之客,慚愧沒有如蔡邕稱贊的‘絕妙好辭’那樣的文章來悼念您。我愧蒙您的知遇卻無法報答,只能對著嵩山的云灑下淚水。
荊州市:指在荊州任職。
蒿里墳:指墳墓,‘蒿里’為古人認為的死人所歸之地。
鹽梅:鹽和梅是調味必需品,比喻國家需要的賢才。
羽翼:輔佐,這里指有輔佐的功勞。
登龍客:指得到名人援引而提高身價的人。
幼婦文:指絕妙好辭,典出蔡邕稱贊曹娥碑碑文。
辱知:謙辭,愧蒙知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王樂道曾任重要官職,在當時有一定影響力。詩人與王樂道交往,王樂道卸任荊州不久后離世,詩人寫下此挽詞表達哀悼。
這首挽詞主旨是悼念王樂道。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情誼和挽詞的創作風格。
千古興亡夜壑舟,悠悠世事水東流。閒花落盡無人管,飛過垂楊十二樓。
翠葉田田粲綠云,黃金苞實露華新。繞亭雖乏千株廣,不羨當年萬戶人。
燕成雙。蝶成雙。飛去飛來楊柳旁。問伊因底忙。綠紗窗,篆爐香。午夢驚回書滿床。棋聲春晝長。
鵠立通明殿。又重逢、揆余初度,夢庚華旦。不學花奴簪紅槿,且看秋香宜晚。任甲子、從新重換。天欲東都修車馬,故降神生甫維周翰。歌崧岳,詠江漢。明堂朝罷夷琛獻。引星辰、萬人共聽,風塵長算。清晝山東諸將捷,席卷黃河兩岸。問誰在、玉皇香案。師保萬民功業別,向西京、原廟行圭瓚。定郟鄏,卜瀍澗。
逢歡白鼻騧,駐妾青絲騎。羅帶結同心,留連合歡被。君作干將佩,儂作莫邪鉤。雄雌兩物巧相遇,安眠玉匣三千秋。
晚風吹霧濕膠州,群島微茫孤客愁。一夏繁華成海市,幾重消息隔漁舟。不關寵辱詩心苦,每憶清高文骨遒。燈影搖搖潮上急,歸來無計遣三秋。
買他磐石作比鄰,誰道風煙不屬君。占斷好山猶可在,無端吞并一江云。
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古墻芳草無生處,一滴還成一點苔。
靈岳多奇勢,茲山負圣圖。谷中清溜響,峰際白云孤。石壁連霄漢,長松落澗枯。澄心香閣下,煩慮寂然無。
三茅峰下華陽洞,鶴怨猿驚失隱君。載酒無人問奇字,招魂有客賦騷文。塵埃長鎖楊雄宅,車馬頻尋白傅墳。曾記題詩詠高致,不堪哀訃此時聞。
紅顏欲醉倚高樓,玉管聲中桂子秋。如此江山不歸去,冷云風急臥扁舟。
九日茱萸熟,插鬢傷早白。登高望山海,滿目悲古昔。遠訪投沙人,因為逃名客。故交竟誰在,獨有崔亭伯。重陽不相知,載酒任所適。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日暮岸幘歸,傳呼隘阡陌。彤襜雙白鹿,賓從何輝赫。夫子在其間,遂成云霄隔。良辰與美景,兩地方虛擲。晚從南峰歸,蘿月下水壁。卻登郡樓望,松色寒轉碧。咫尺不可親,棄我如遺舄。
落落君懷抱,山川自屈蟠。經營初有適,揮灑不應難。江市人家少,煙村古木攢。知君有幽意,細細為尋看。
自嘆微軀一羽輕,去留無定似游僧。病隨春草年年長,愁逐秋潮夜夜增。定省久違思老母,心胸日塞念良朋。何時得泛歸吳棹,重讀父書親夜燈。
水晶絳雪舊馳名,珍重移來近野亭。看取薰風炎暑際,丹苞萬顆粲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