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雨至太和宮俯視一氣咫尺不辨
五日陰云郁不開,千崖蕭瑟氣悲哉。祇憑客子青藜杖,拄到仙人白玉臺。
萬里風摶天柱動,百靈濤涌雪山來。俱言石洞堪龍臥,不遣荊南駕鶴回。
叆叆浮云滿九關,帝宮只在紫微間。雨沾萬國看龍變,霧匝千巖隱豹斑。
駿骨已知輕郭隗,蛾眉何復妒麋山。具茨咫尺襄城道,牧馬寧虛七圣還。
五日陰云郁不開,千崖蕭瑟氣悲哉。祇憑客子青藜杖,拄到仙人白玉臺。
萬里風摶天柱動,百靈濤涌雪山來。俱言石洞堪龍臥,不遣荊南駕鶴回。
叆叆浮云滿九關,帝宮只在紫微間。雨沾萬國看龍變,霧匝千巖隱豹斑。
駿骨已知輕郭隗,蛾眉何復妒麋山。具茨咫尺襄城道,牧馬寧虛七圣還。
連續五日陰云積聚難以散開,千座山崖一片蕭瑟,景象令人悲嘆。只憑借著游客手中的青藜杖,一路拄著到達仙人所在的白玉臺。萬里狂風好似能吹動天柱峰,眾多神靈如波濤般帶著雪山涌來。都說這石洞適合神龍棲息,不讓人從荊南駕鶴返回。濃厚的浮云布滿九重天門,天帝的宮殿就在紫微星座之間。雨水潤澤萬國,好似能看到神龍變化,霧氣環繞千座山巒,隱藏著豹紋般的景色。駿馬之骨已讓郭隗不再被看重,美貌女子又何必去嫉妒麋山。具茨山離襄城的道路近在咫尺,牧馬童子哪會讓七圣徒勞而返。
郁:積聚。
祇:只。客子:游客。青藜杖:傳說中仙人的手杖。
白玉臺:指仙人居住的地方,這里可能指太和宮。
摶:回旋。天柱:指天柱峰。
百靈:眾多神靈。
叆叆:云盛的樣子。九關:九重天門。
帝宮:天帝的宮殿。紫微:星座名。
郭隗:戰國時燕國人,燕昭王為他筑黃金臺以招賢。
蛾眉:借指美女。麋山:可能是一處地名或代指某人。
具茨:山名。襄城:地名。
七圣:傳說中黃帝等七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在霧雨天氣來到太和宮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復雜,詩人在游覽中觸景生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慨和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太和宮霧雨之景,展現大自然的雄渾壯闊和神秘奇幻。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豐富的意象、夸張的手法和典故,使詩歌富有感染力和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體現了詩人較高的創作水平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風斜雨細一帆輕,又向山陰道上行。若到香爐峰背后,傷心莫聽杜鵑聲。
群山秀簇古云門,佛閣鐙微影漸昏。知否故人頭盡白,不談往事已銷魂。
玉笥山空寶鏡寒,無人擊竹笥欄干。惟遺掛錫松千尺,化作蛟龍月上蟠。
梧桐覆金井,一葉下西風。不忍聽鴻雁,秋聲萬壑中。
久不陟巖扃,秋光宛如昨。白云滿地流,忽聽松子落。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去冬屯田買牛到黃犢,今春軍需剝皮共食肉。無牛可耕休論飯,秋糧要米從何辦。布谷布谷奈爾何,江南漸少淮南多。
不如歸去,歸去故鄉不是無耕處,爾獨胡為在中路。
子規子規,爾不自勸何用勸我為。我懷我室更欲歸,爾歸漂搖何所依。麥飯熟快活,半年忍饑待此麥,問汝快活能幾時。更有五月六月饑亦所不辭,且愿休王師。
提壺盧,沽美酒,烹肥羜,剪新韭。琵琶胡姬玉纖手,清歌裊裊鶯囀柳,尊前勸我千萬壽。君不見東家逃亡西家走,惟我臺上集親友。明日得似今日否,酒盡無盡盡再沽。喚仆夫,提壺盧。
一飲動連宵,
一醉長三日。
廢盡寒暄不寫書,
富貴何由得。
請看冢中人,
冢似當時筆。
萬札千書只恁休,
且進杯中物。
共看西軒納晚涼,
滿城風日愛重陽。
苔因雨積猶馀綠,
菊為霜遲且未黃。
病里山林心轉癖,
老來兒女意偏長。
向時憂樂誰先后,
莫問江湖與廟廊。
東閣梅殘,落紅萬點。柳絲風繞黃金線。畫檐雙燕舞翩躚,年年窺社來庭院。
粉籜初成,梨花始艷。遙天別雁愁無限。萋萋芳草總銷魂,參商隔面難為伴。
已度千林上,
維摩自古今。
半山人語出,
孤寺夕陽沉。
寒鳥落還落,
霜楓深更深。
欲從求妙諦,
老樹六朝心。
玉泉流水入官河,
公子園林愛客過。
羅襪淩波驕不得,
芙蓉偏在露寒多。
深炷爐香淺點茶,
午庭愁寂下寒鴉。
佳人仙去無消息,
腸斷春風一院花。
萬里龍沙羌海濱
十年羽騎滿邊塵
數聲新雁長天暮
無限金閨望遠人
居士風流已莫追。尚存余韻寫唐碑。殘文編綴待他時。
壯歲煮濤談墨妙,悼亡賦罷廢臨池。遺編珍重好將持。
山蟠大野翠堪憐,樹老深巖忘歲年。畫閣地清臨水見,紫泉聲遠隔花傳。前林別墅通三徑,暇日禪床借半氈。叨際圣明空懶散,狂歌時復和薰弦。
采芝深谷賦歸休,幸有鄰莊水竹幽。畫障日開山九疊,素封秋倚橘千頭。長懸片月延僧住,滿放閑云伴客游。桐葉已齊春去久,翻階紅藥為誰留。
日暮登山覽八荒,
翰林隨輦進辭章。
君臣同樂松陰下,
時雨將來入未央。
春睡重。睡起煙銷鸞鳳。著雨柳綿吹易動。風簾花影弄。
過雁空勞目送。縱有音書何用。有意相思無意共。不如休做夢。
大梁廉憲握軍機,
皂蓋朱幢獎德輝。
才贍雄韜銷壁壘,
身膺殊渥徹□幃。
揚威萬□貔貅勵,
恤法三章狴犴稀。
吏治兵儲歸赤腹,
彝尊象勺錫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