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荔枝
秦皇漢武未聞道,海上那得如瓜棗。獨有仙人冰玉膚,沐雨籠煙住瑤島。
我來海國春正中,屋角如火扶桑紅。心知絕世在空谷,彷佛夢到扶荔宮。
朝來有酒漾螺盌,眼明見此赪虬卵。龍女金枝爍有光,鮫人火齊堆無算。
藍紅江綠漫復誇,傾成風味自一家。餐芳頓欲換肌骨,忍俊誰能惜齒牙。
十年以前無此物,銜子飛來煩海鵠。天公著意厚窮荒,應遣分甘到鈴卒。
萬事灰心杜牧之,罪言自著少人知。朅來正值成陰候,只合茲游為荔支。
秦皇漢武未聞道,海上那得如瓜棗。獨有仙人冰玉膚,沐雨籠煙住瑤島。
我來海國春正中,屋角如火扶桑紅。心知絕世在空谷,彷佛夢到扶荔宮。
朝來有酒漾螺盌,眼明見此赪虬卵。龍女金枝爍有光,鮫人火齊堆無算。
藍紅江綠漫復誇,傾成風味自一家。餐芳頓欲換肌骨,忍俊誰能惜齒牙。
十年以前無此物,銜子飛來煩海鵠。天公著意厚窮荒,應遣分甘到鈴卒。
萬事灰心杜牧之,罪言自著少人知。朅來正值成陰候,只合茲游為荔支。
秦始皇、漢武帝不懂仙法,海上哪能得到如瓜般大的仙棗。只有那仙人有著冰清玉潔的肌膚,在煙雨中居住在瑤島。我來到這海邊之國時正值春天正中,屋角的扶桑花紅得像火。心里知道絕世佳果藏在空谷,仿佛夢到了扶荔宮。早晨有酒盛在螺碗里,眼睛一亮看到了這紅色的荔枝果。它如龍女金枝般閃爍光芒,像鮫人珍藏的火齊珠堆積無數。那些藍紅江綠的水果不必再夸贊,荔枝自成獨特風味。品嘗這芳香的荔枝頓時想換了肌骨,誰又能忍住饞意顧惜牙齒呢。十年以前這里沒有荔枝,是海鵠銜著種子飛來。上天有意厚待這荒遠之地,應該讓這甘甜也分給小卒。我像萬事灰心的杜牧之,所著的《罪言》少有人知。如今正好趕上荔枝成蔭結果的時候,這趟出游只為了荔枝。
秦皇漢武:秦始皇和漢武帝,傳說他們都曾尋求仙藥。
如瓜棗:傳說海上仙山有像瓜一樣大的仙棗。
冰玉膚:形容仙人肌膚冰清玉潔。
瑤島:傳說中的仙島。
海國:指海邊的地方。
扶桑:一種植物,花紅色。
扶荔宮:漢武帝時宮名,曾移植荔枝。
螺盌:螺形的碗。
赪虬卵:指荔枝,赪是紅色,虬卵形容荔枝形狀。
龍女金枝:形容荔枝色澤珍貴。
鮫人火齊:鮫人是傳說中能織綃的人魚,火齊是一種寶珠,這里形容荔枝珍貴。
朅來:前來。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軾一生多次被貶,在被貶到海邊之地時,當地的荔枝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當時他遠離政治中心,心境復雜,既有對美好事物的欣賞,也有自身境遇的感慨,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荔枝,突出其獨特風味。特點是將神話傳說、歷史典故與現實描寫相結合,情感豐富。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歌題材的多樣性和創作手法的靈活性。
一蓑一笠一孤舟,萬里江山獨自游。 有人問我紅塵事,笑入蘆花不點頭。
登樓遙望秦宮殿,茫茫只見雙飛燕。渭水一條流,千山與萬丘。 野煙籠碧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內中。
桐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蟪蛄鳴。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桐樹 一作:梓樹;蟪蛄 一作:草蟲) 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燈火紙窗修竹里,讀書聲。
方仞云峰護一山,九天風露透衣寒。 固知仙境多靈跡,莫向枰棋著意看。
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依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長亭暮,亂山無數。只有鵑聲苦。
苜蓿闌干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沉吟。遺臺何處是黃金? 空闊已無千里志,馳驅枉抱百年心。夕陽山影自蕭森。
操似青松潔似{上艸下賓},頌言忠信匪為嚚。 水分銀漢浸江浙,城擁天臺控粵閩。 人向少時宜娓娓,德于進處更兟兟。 聊翁聞有侯鯖味,昨夜宵人已目瞤。
人生能幾相逢,百年四海為兄弟。舊時青眼,今番白發,年華隕涕。春更無情,拋人先去,楊花無蒂。況江程漸短,別期漸緊,須重把、蘭舟系。幸自清江如帶,指黃壚、流鶯聲細。滄波如許,平蕪何處,明朝迢遞。何預興亡,不如休去,墻陰挑薺。且相期共看,蓬萊清淺,更三千歲。
漓獸石,錯虬松。黛嵐終日下天風。杖藜攜我恣遙望,縹緲霓裳飛碧空。
高柳蟬嘶,采菱歌斷秋風起。晚云如髻。湖上山橫翠。 簾卷西樓,過雨涼生袂。天如水。畫樓十二。有個人同倚。
回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 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
氣馀三五喘,花剩兩三枝。話別一尊酒,相邀無后期。
淡煙疏雨,香徑渺啼鴂。新晴畫簾閑卷,燕外寒猶力。依約天涯芳草,染得春風碧。人間陳跡?斜陽今古,幾縷游絲趁飛蝶。 柳向尊前起舞,又覺春如客。翠袖折取嫣紅,笑與簪華發。回首青山一點,檐外寒云疊。梨花淡白,柳花飛絮,夢繞闌干一株雪。
蕊珠仙馭遠,橫羽葆、簇霓旌。甚鸞月流輝,鳳云布彩,翠繞蓬瀛。舞衣怯環佩冷,問梨園、幾度沸歌聲。夢里芝田八駿,禁中花漏三更。 繁華一瞬化飛塵,輦路劫灰平。恨碧滅煙銷,紅凋露粉,寂寞秋城。興亡事空陳跡,只青山、淡淡夕陽明。懶向沙鷗說得,柳風吹上旗亭。
碧蘸江山,鶴唳曉、云獻畫屏。瑤宮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龍背神瓢飛旱雨,虹光花石轉陰晴。藹畫香、飛霧福蒼生,千古靈。 簫鸞響,笙鶴鳴。瑞煙起,彩云行。滿闌干花影,繡飏簾旌。佛界三千籠日月,仙樓十二掛星辰。望赭袍、霞珮并云軿,游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