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越客
故國波濤隔,明時已久留。
獻書雙闕晚,看月五陵秋。
南棹何時返,長江憶共游。
遙知釣船畔,相望在汀洲。
故國波濤隔,明時已久留。
獻書雙闕晚,看月五陵秋。
南棹何時返,長江憶共游。
遙知釣船畔,相望在汀洲。
故鄉被波濤阻隔,在這圣明時代已停留許久。向朝廷獻書太晚,在五陵之地看月度過了秋天。南方的船何時返回,回憶起曾與你共游長江。遙想你在釣船旁,我們只能在汀洲遙遙相望。
故國:故鄉。
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
雙闕: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代指朝廷。
五陵:西漢高祖長陵、惠帝安陵、景帝陽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長安附近,這里借指長安。
棹:船槳,代指船。
汀洲:水中小洲。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身處異鄉,在政治上有所追求卻未能如愿,與越客相識共游后,越客可能即將返回南方,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懷才不遇之感與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唐代詩人常見的情感表達。
論饑寒,公來問,中怎奈爺娘。牽兒絆,妻室惱愁腸。卦分明有說,田正、震地清涼。南看,前一點,何不趁時詳。瑯。序至,金木水,火放炎光。然見真景,本有舒張。睹紅霞出入,開后、慧刃揮鋼。花綻,系接引,永永滿庭芳。
故園歸去獨揚舲,躑躅花殘落遠汀。鸚武春銜杯里月,蛟龍宵睨劍頭星。灘回巨浪千層白,門對高峰九點青。莫道盈盈分一水,相思魂斷幾長亭。
一房閒寄長松下,殘喘誰留如病何。為報南山舊玄侶,幻華光景已無多。
南風正起北風微,誰謂秋高尚馬肥。但愿金飆摧落木,和根亦仆擬何歸。
寶炬光中夜漏深,萬行珠樹肅蕭森。陽回左個迎雕輦,人在東壇整玉簪。伐木尚憐求友義,傾葵偏切侍臣心。懸知扈從歸來日,應有文思頌德音。
倦依蒲褐坐,脫體露全機。曲篆風窗細,煙橫一縷微。
高高黃金闕,隱隱白玉樓。中有虛皇居,華景蔭丹霄。朱陽洞明境,青氣散空寥。寤寐思真域,但覺形神超。
寒蘼泫幽露,清漪湛虛塘。月時潤芳氣,風處偃微光。初溥叢綴白,將晞葉翻黃。欲采贈遠別,沾衣徒感傷。
去年扶病上新塋,歌管杯盤水曲亭。今日重來人不見,杏花零落柳條青。
城北仲家翁,渠家多酒肉。仲翁婦死時,吊客滿堂屋。仲翁自身亡,能無一人哭。吃他杯臠者,何太冷心腹。
群山護秦隴,轉去轉幽深。嵐氣重壓眼,秋光清徹心。憑鞍吟絕壁,解帶坐高林。愛此巖泉好,臨流浣俗襟。
高樓俯江樹,樓上有蛾眉。舊約空成嘆,新愁可訴誰。春閒翡翠幕,月冷杜鵑枝。蕩子復何處,楊花無定時。
我憶西湖斷橋路,雨色晴光自朝暮。燕去鴻來今幾度,梅花萬里水云隔。日夜思家歸不得,偶然醉歸文姬側。
再過此亭下,森疏真可人。樊墻俱勝昔,花柳忽如春。總得林間趣,偏宜物外身。脩篁軒后出,何啻萬竿新。
芳菲叢里拜楓宸,鈴索聲中雨露新。香霧有時分太極,秾華隨處拂勾陳。重重綠染宮袍色,片片紅酣御輦塵。不似曲江騎馬日,杏林惟探一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