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郡范公景仁挽詞三首 其一
翰苑文章伯,金華侍從臣。
四朝行直道,一意在生民。
白首唯憂國,青云早退身。
囊中有遺藁,不學茂陵人。
翰苑文章伯,金華侍從臣。
四朝行直道,一意在生民。
白首唯憂國,青云早退身。
囊中有遺藁,不學茂陵人。
您是翰林院里的文章大家,也是金華殿中的侍從之臣。歷經四朝始終秉持正直之道,一心只為百姓著想。頭發花白了仍只憂慮國家,在仕途順遂時早早退隱。您的囊中留有遺稿,不像司馬相如臨終時還藏著不示人。
翰苑:翰林院。文章伯:文章大家。
金華:金華殿,漢代宮殿名,這里指侍從皇帝的官職。
四朝:歷經四個朝代。直道:正直之道。
生民:百姓。
青云:比喻高官顯爵。早退身:指早早辭官歸隱。
遺藁:遺稿。
茂陵人:指司馬相如,他臨終時將所著書藏起來,漢武帝派人去取,只剩一卷。
范景仁歷經四朝,為官正直,心系百姓,在當時有很高的聲譽。他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緬懷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范景仁的品德和功績。其突出特點是簡潔有力地勾勒出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對正直官員的贊美傳統。
楚雨石苔滋,京華消息遲。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鷗饑。神女花鈿落,鮫人織杼悲。繁憂不自整,終日灑如絲。
沙觜彎環轉柁牙,一衣帶水繞城斜。飛廉解使馮夷怒,渡口風吹蕎麥花。
已催新綠過清明,作興東風驀地生。早落杏花成幾樹,不消鶗鴂再三鳴。榆柳楂梨桃李梅,紫丁紅藥大櫰槐。群鶯落得爭枝亂,國事如今盡可哀。
淺綠深藏垂翠葆,嬌紅巧傅刻繒花。南游只在元樓客,坐入合香居士家。
盤中有止水,歷歷見須眉。能定乃能應,人心固如斯。至誠本如神,圣賢不吾欺。鳴鶴方在陰,其子輒和之。天未降時雨,山川云已知。誰能舍我龜,而觀爾朵頤。
一庵冥目在穹冥,菌枕松床蘚陣青。乳鹿暗行檉徑雪,瀑泉微濺石樓經。閑行不覺過天井,長嘯深能動岳靈。應恐無人知此意,非凡非圣獨醒醒。
淡竹岡前沙雁飛,小花尖下柘丸肥。山云不見雨自薄,天氣欲寒人正歸。招伴祗須新稻酒,臨風猶有舊苔磯。風流鬢發莖莖在,怪石老松今是非。
七十古云稀,公忠況未衰。言常思悟主,老更惜明時。雪發丹心被,君恩寶劍知。如何天不慭,直道竟何施。
蘭茁梅枝兩并奇,高標真不負深知。風輕雨細春寒夜,正是清香發越時。
寶歷中興業,于今六十年。洗光旸谷日,鍊補女媧天。大業超東漢,皇恩暢北燕。圣謨誰可頌,會有筆如椽。
竹裹紅絲角黍香,舊風閭里說端陽。北來十載蕭條過,豈意今年更亂亡。不持國紀日相殘,坐視民饑自愛官。一月旱云三夜雨,等閑摧盡數花蘭。侏儒不飽朔仍饑,殺奪當前正此時。庭樹野鴉驅宿鳥,幾何同不作流離。張君訊有南行計,王子書來勸北廑。畢竟一身同越鳥,三年能了故宮文。諸大重逢鬢亦斑,結廬近水得長閑。因循便過榴花節,未必能尋湖上山。半塘水戲珠江曲,兵事荒涼過十秋。爭利殺人南北一,老來吟嘆海綃樓。
蠶叢鳥道昔經行。蜀魄不堪聽。江海一尊,回首松篁,萬籟爭鳴。平生有夢,帳中玉貌,馬上長纓。老去雄心仍在,何須便說歸耕。
疇昔始龍館,能聲到海隅。兆民方菜色,境政獨蒲盧。尚賴德彌邵,安知今也無。猶聞江左郡,荒政徯來蘇。
慵刻芙蓉傳永漏,休誇麗藻鄙湯休。且為小囤盛紅粟,別有珍禽勝白鷗。拾栗遠尋深澗底,弄猿多在小峰頭。不能更出塵中也,百煉剛為繞指柔。
鑿空談荒唐,我正不為此。故知又故為,頗悟前生是。憑誰照前因,斯言特戲耳。既是無今古,如何分彼己。須彌一點塵,萬劫一彈指。無失亦無憂,無得亦無喜。